抗日战争期间,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内迁粤北乐昌坪石、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内迁清远连州东陂,岭南大学、培正培道中学等一大批当时知名大中学校也纷纷迁抵粤北展开教学。它们成为今日中大、华工、华农、华师、惠州学院、仲恺农学院等高校和华附、省实、广州培正、广州七中等中学的根脉所在。在那段烽火岁月,掀开了一段华南教育抗战史,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这里诞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郑师许·洗雪国耻 常记心头
郑师许原名沛霖,字惠侨,1897年阴历12月15日生,祖上原系虎门白沙人。“师许”是他为自己取的名号,意为“向汉代文字学家许慎学习”,表明他矢志于文字学研究的志愿,而他也用等身著作诠释了“师许”的含义,著有《说文解字集注》《说文中译音学之研究》《近三十年来中国治文字学者的派别及方法》《古文字的语言学》《古文字的章句学》《古文字的经史学》等文字学研究专著。
郑师许中学毕业后为挑起家庭重担就到太平虎门一带教书数年。郑师许在虎门教书是正值"五四"运动前后,同一般当时的爱国青年一样,目睹国家积弱,关心祖国向何处去,曾报考赴法勤工俭学,拟习打铁(冶金),后因其母亲谓漂洋过海,万一家中有事无人照料,坚不允行,遂止。但郑师许一边教书,一边继续研习各门功课,继续求学之心甚切。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中国学术界曾掀起一场“应不应该读经”的大讨论,何炳松、唐文治、陶希圣、蔡元培等知名学者皆参与讨论。在这次讨论中,郑师许应邀写成《郑师许关于读经问题的意见》一文。他认为:“我们要救国,当从一切的学术上救起。经学也是一种学术,所以极需要有一部分的学者负起这个重责,勿使薪尽烬尽。”根据当时教育现状,郑师许提出了颇具预见性的方案:“在已办国学研究所的大学里特地开设一个经学深造班,或经学专攻班,养成将来的标准的经学大师,这样我国经学的地位才得提高。”
潜心学术研究的同时,郑师许亦是一位爱国爱乡的赤子。在上海期间,他多次参加抗日募捐活动,号召民众捐资抗日,并在报刊上撰文号召民众积极抗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郑师许以“学术”为武器,参考金毓黻的《东北通史》完成《东北史稿》,用丰富的史料论证东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反驳日本人的谬论。
1936年秋,郑师许应邀前往广州勷勤大学担任教授,讲授中国文化史、中西交通史等课程。1938年广州沦陷,郑师许辞去广州勷勤大学教授职务,担任战时南迁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1940年,郑师许返回广东坪石担任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并在这期间关注民俗学研究,在《中山大学民俗周刊》上发表《我国民俗学发展史》《方志在民俗学之地位》等多篇著述。
抗战时期,郑师许与家人长期居无定所,他在上海执教期间搜集的大量藏书毁于战火,给他的学术研究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但郑师许从未气馁,在艰苦的环境中砥砺前行,完成《马之输入史》《中国文化史》等著作,在古文字学、考古学、中西交通史等领域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回顾郑师许的学术生涯,他是融汇中西学人思想的学子,更是递薪传火的师长,培育了杨宽、黄廷柱、关履权等众多知名学者。有感于自己的求学经历,郑师许于1946年积极倡议“在东莞—带多办几所中学,以利在乡青年升学”,以筹办主任的身份奔走呼号,多次前往太平、常平、莞城等地选择校址,在东莞筹办常平中学、虎门中学等多所中学,为家乡基础教育建设倾心尽力。
文案:陈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