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在现如今的社会仍带有许多刻板印象,周围人常说以后就是去幼儿园带孩子而已、管着小孩子的吃喝拉撒等等。除此之外,男幼师在众多人眼中也是看法有好有坏,而这些问题根源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开始晚、空缺大、社会重视度低所引起的。其中要说到中国学前教育的开端,陈鹤琴先生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师,他既是一位亲切的父亲,更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从青年至暮年陈鹤琴先生将一生的心血都付诸在幼教上。
陈鹤琴青壮年时期照片
将家国刻在骨血里的中国人
陈鹤琴先生出生清末时期,家境较为困顿,即使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都苦不堪言,但陈鹤琴依旧刻苦学习先后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与清华大学。生在家国受难的环境下,受过高等教育的陈鹤琴满怀抱负,期望着可以通过自身的知识改革旧教育、填补幼教界的空白。由此,1919年,留学美国的陈鹤琴学成归来,应邀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1928年,在收回教育主权声浪中,他主持上海公共租界华人教育。1939年,即使面对国民党强大的势力,仍积极地宣传抗日精神,提高民众的民族意识。即使在教育理念上他也宣传教育要适合国情,培养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我们未来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教人育人最基本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与家国意识,给予学生归属感明白其个人的根。
从父亲角色中看幼儿教育
陈鹤琴将他的长子陈一鸣作为幼教研究的实践案例,从儿子出生开始记录幼儿的身心发展变化,在《家庭教育》一书中细致的展现了幼儿心理、家庭教育原则及多方面的教育方法。陈鹤琴自述他的观察过程即学习颇多又倍感幸福,在书中的自序里他还特别鸣谢他的孩子,这无不体现了作为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关爱及呵护之情,更重要的是他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予以成人同样的平等。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陈鹤琴将爱与教育结合的淋漓尽致。
1920年,陈鹤琴在妻子协助下对儿子进行观察教育。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
奔走半生苦来甘,竭尽一生为幼教
陈鹤琴从青年时在外留学,中年时战乱四处奔走,直到晚年才基本安定。尽管世事难料但他总是在为幼教奔波,留学回国后他应邀在南京教授儿童心理学,同时坚持亲自实践教学开办鼓楼幼稚园。抗日战争时,即使流亡在外也坚持办学。在学前教育的一线教育与高等教育间来回奔走。有人偷偷议论他:“堂堂大学教授,搞娃娃教育有什么出息?”陈鹤琴却说:“我就是要从小孩教起。
1977年,陈鹤琴在南京鼓楼幼儿园给孩子们讲故事
在江西创办第一所公立幼儿师范学校(全体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