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始盛开,春风拂面芳香来,在河南大学化学学科创立100周年之际,我们有缘在这里相聚。非常感谢河南大学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培训学习的平台,让我很荣幸能够和来自不同地方的优秀教师一起参加这次研修之旅,来到美丽的百年河大校园,我内心是无比兴奋的;聆听到不同专家的讲座,我的感受是幸福的。
尽管只有一周的研修时间,我的收获却很丰富,特别是开班仪式上河南大学许英教授幽默风趣对研修内容的解读;河大化工学院孔院长的亲临讲话;他们协同化工学院蔡永红老师和三位助教老师为我们这次研修保驾护航,我的感受也由来时的满怀期待,变为结束时的不虚此行!于是我也不由得也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几点感受,可能会有词不尽意之处,也望各位能给予指导点拨。
一、更新理念促提升 奋发笃定向未来
这次培训,有幸聆听了几位名师的讲座,不仅有理论的指导,也有微型课和示范课的展示,还有实地校园、企业文化的学习,干货满满。开封市教研员毛慧云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最新教育政策解读,指出了方向比方法更重要,研究中考试题要关注关键能力,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她的报告让我们更新了教育教学理论,为我们的教学理清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开封市第十四中学贡娅欣老师的微型课《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通过科技小视频引入新课,课堂设计思路新,学生实验活动多,一节探究型课堂展现出贡老师高超的教学水平。
开封市金明中学巫慧娟老师的微型课《氧气的制取》,以“大象牙膏”实验提出问题,引入本节主题,通过创设一系列创新实验将重难点一一突破,在教学中拓展先进科技知识,自制实验教具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听了巫老师的课让人受益匪浅。
有幸观摩了来自河大附中李强老师带来的优秀示范课例,一节节生动、有趣的初中化学示范课例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头脑风暴”,一顿“文化大餐”。让我看到了化学能化平凡为万物,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李老师与老师们的互动-------“星火相传”,我也有幸参与了一下,化学真是神奇又有趣啊!
在许英教授和蔡永红老师的带领下,研修班的老师们一起去河大明伦校区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讲解老师的介绍,我们一起了解百年名校河大的发展史,感受百年名校浓厚的文化底蕴,感受一代代教育名家踔厉耕耘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此行不仅让我受到了优秀文化的熏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和洗礼。
跟随许英教授一行去化工企业的学习让我感到尤为的震撼,此次学习让我完全颠覆了自己对化工企业的粗略认知。参观中,我不仅看到了先进科学技术在化工厂中的应用,也了解到企业的精细化、安全化、自动化和高科技化的管理模式。这让我不仅看到了化学学科美好灿烂的前景,更坚定了我在化学教学道路上不断前行的信心。
在这次培训中也有幸聆听了来自我们平顶山市的省骨干张庆锋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讲座,张老师不仅是教育骨干,忙于各种学科教研的交流,还是一线优秀教师,奋斗在课堂之上为教学做贡献,通过他的讲座,我们可以看出他工作之细、能力之强,小到化学符号如何书写,大到重、难点如何突破,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个个有趣教学技巧,毫无保留的呈现给大家,细节教学随处可见。纸上得来终觉浅,化学教学路漫漫,我将行而不辍,学有所用,用学到的智慧种子培育祖国之花。
培训接近尾声,在班主任蔡老师的组织下,各组研修老师们畅所欲言,积极向大家分享了本次培训中的感想和收获,最后蔡老师向培训组长和老师们在培训中的积极参和认真学习表示了感谢,并总结了本次研修中老师们的任务完成情况,也对今后线下继续研修的任务进行了详细安排和指导。
二、自我审视勤反思,探索前行共成长
化育万物,学无止境。本次培训的内容将是我教学生涯中珍贵的财富,一周的培训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名师的差距所在,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源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我们带不走河大西湖的纯净,但可以带走一杯西湖的水;我们带不走河大校园的美丽,但是可以带走专家、名师们传授给我们智慧的种子。此次培训虽然结束,但是学习研修不止,愿我们一路生花、未来可期。最后,再次感谢河南大学为我们提供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希望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和平台促进我们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