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数” “赛”不止步

哆啦诶梦的微笑
创建于2023-03-12
阅读 1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吉安市石阳小学一部数学优质课活动纪实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数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助力“双减”政策落地,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2023年3月8日至9日上午,我校开展了以“综合与实践”为主题的数学优质课赛活动。

赛前准备
赛事内容

  本次竞赛分为两个环节:小学数学教材课后练习题目讲解和现场教学展示,权重比为  3︰7。

(一)小学数学教材课后练习题目讲解

试题范围:一道大题和一道小题,题目出自教材(最新人教版)三、四年级课后练习中随机抽取。

比赛形式︰每位参赛教师根据抽签顺序提前5分钟抽取讲解试题,选手将在无学生情况下讲解完成,限时10分钟。

(二)现场教学展示环节

1.时间:完成试题讲解后。

2.教学内容︰围绕新课标“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自行选择,不限年级,每节课40分钟。

赛事风采
评委风采

  本次评委由省、市、区学科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组成。

  在等待选手准备讲解练习题的同时,专业的评委老师们也不忘给青年教师传经送宝。

选手风采

  参赛教师们把此次赛课活动作为自己素质提升的一大契机,精心备课,全力以赴,呈现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课堂,现场精彩不断。

环节一: 练习题抽签

环节二:现场教学展示

       刘丽平老师执教的《怎样通知最快》这节课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时间”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运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本节课通过画图填表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王希老师执教的《轴对称图形》在课堂上依托丰富的材料,多样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轴”的感知,从而更好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孩子们深刻经历“折”的过程,从已知完整图形的“对折”,或是从已知一半样本到未知结果的“翻折”,在“折”中进行双向思维的转换和锻炼,培养了学生形成动态思考的意识。

  曾令鸿老师执教的《鸡兔同笼》主要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以此来让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受到祖国优秀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彭浩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分数也是数,其继承了自然数、小数的特点,又有自身的特殊之处。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操作时让学生用不同的图表示同一个分数,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再描述生活中具体分数的意义。

  李苏雯老师执教的《剪一剪》以具有千百年历史的剪纸导入,激发孩子们对剪纸兴趣,从而进行快乐的“剪一剪”综合实践活动。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基础知识,从剪1个小人开始,再剪2个小人,再到剪4个小人,由易到难,在纠错中成长,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刘娟萍老师执教的《营养午餐》设计了新颖的情境活动,围绕“小小点菜员、小小搭配师、小小营养师”活动让学生探索出了多种符合健康标准的营养午餐,接着投票选出自己喜欢的六种方案并根据统计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最后针对特殊群体提出不同配菜建议。让孩子们明白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赛事总结

  赛后,评委们进行了点评,针对参加教师的每一个环节做了深入的剖析,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让每一位参赛老师都受益匪浅。 

       一次次数学思维的碰撞,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只有通过不断地磨砺,不断地反思,青年教师们才能厚积薄发。

阅读 1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