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研促成长,砥砺前行同绽放——灵武六中数学组教学研讨活动

🌙
创建于2023-03-11
阅读 55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策略、方法、评价和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灵武市第六中学开展“同课异构,提质增效“教学活动,特邀自治区教研员杨成老师、灵武市教研员赵永宁老师指导本次活动。

教学研讨会启动仪式

教学研讨会启动仪式

田红霞校长、代玉萍副校长陪同自治区教研员杨成老师、灵武市教研员赵永宁老师观摩大课间

自治区教研员杨成老师、灵武市教研员赵永宁老师与灵武六中教师合影

     

自治区教研员杨成老师、灵武市数学教研员赵永宁老师、灵武五中数学教师及灵武六中数学组全体教师听课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

授课教师:丁凯

授课内容:2.4.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授课班级:八年级(5)班

教师风采

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中

学生板演解题过程

丁凯老师、杨成老师巡查学生解题过程


授课教师:秦斌

授课内容:2.4 一元一次不等式(1)

授课班级:八年级(3)班

教师风采

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板演解题过程

秦斌老师、杨成老师巡查学生解题过程


教学研讨会

  下午2:30开展“同课异构,提质增效”灵武六中数学教学研讨会,会议由数学教研组长叶犇飞主持。

       首先由丁凯、秦斌两位老师分别围绕本次教学各个环节设计意图进行说课,随后由孙学明老师、杨婷老师、叶犇飞老师和两位教研员逐个点评。

丁凯老师、秦斌老师说课


孙学明老师:丁老师通过类比的方法使学生主动探索,引导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将步骤迁移到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秦老师快速的回顾旧知识,直入主题,随机应变,给出不同的等式例题让学生板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孙学明老师评课

杨婷老师:第一、两位老师都比较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数学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极其重要的。另一个是注重学科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把更多学生的做题细节展示出来。

杨婷老师评课

叶犇飞老师: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环节清晰,过渡自然,难度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学习目标明确;都用到了类比的方法,在引导中始终抓住类比,让学生通过旧知识解决新知识。

叶犇飞老师评课

赵永宁教研员:要将教材解读清楚,包括教育价值、教学价值是什么,搞清楚之后才能依据它将这节课的目标、重难点定位准确;然后将学情分析清楚,根据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才能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定位出来。

赵永宁老师评课

杨成老师:两位老师的课前准备、课程设计以及课堂实施,整个流程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生、培养学生。两位老师对教材的编排意图理解非常到位,用启发式、探究式引导学生,带动学生自主去探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

杨成老师评课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专题讲座

        集体评课结束后,自治区教研员杨成老师为各位老师开展以“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为题的讲座,为我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在课堂教学中要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策略。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基本途径是: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并以“平移”等教学案例为我们进行详细的解析。

杨成老师进行专题讲座

老师们认真倾听学习

  活动最后,由叶犇飞老师进行总结。首先他代表学校感谢自治区教研员杨成老师、灵武市教研员赵永宁老师以及共同体学校灵武五中教师莅临我校。今天赵老师、杨老师针对丁凯老师、秦斌老师的课肯定了优点,也提出了不足,就如何写教学设计、如何上好课讲的很详细,很有深度,操作性很强,很有指导性。

       以研促教助成长,学无止境道且长。教研组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在教研活动中不断碰撞出教学的火花,凝聚起育人的智慧,共同书写好教育的奋进之笔。

阅读 55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