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维护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
一、了解金融知识,维护自身权益
二、防范金融诈骗,保护财产安全
近年来,各类金融骗局屡见不鲜,诸如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给消费者的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如今,消费者学会保护自身的“钱袋子”,已日渐成为一种必要的生活技能。防范金融诈骗,要提高安全意识,学会“一看二问三查四不要”。
- “一看”:就是看理财收益率和存款利息是否合理。诈骗分子通常利用新的投资理财概念,结合“高额回报”、“高收益、低风险”等博眼球的宣传口号,诱骗受害人不断注入大量资金、实施投资理财类电信网络诈骗。
投资理财类产品请到正规机构,最好到银行网点咨询和购买,网络投资理财有风险,天上不会掉馅饼,请提高警惕,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
- “二问”:当遇到与金融有关的问题时,消费者可前往金融机构进行咨询,或拨打正规金融机构的热线电话咨询;也可向当地金融监管机构咨询。如有人推荐一款保本高收益理财产品,消费者可及时找到附近银行,咨询是否有类似期限、投资门槛的产品,并对其收益率进行对比。
- “三查”:查金融机构是否有业务资格执照;查金融产品是否合规;查金融广告是否合法、合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公司都是经监管部门依法批准设立,发行的各类产品必须通过官方备案。金融广告也受到法律严格规定,夸大收益、虚假宣传、无条件承诺等内容都是违法的。如果遇到一个陌生的金融机构或产品,一定要登录监管部门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 “四不要”:不要轻信不明的通信信息、不要透露个人有关信息、不要打开不明网络链接、不要轻易汇款转账。近年来,大量金融诈骗案件是通过不明电话、不明链接进行的。诈骗方通过设计好的骗术,诱骗受害人透露个人信息乃至转账汇款。如果接到陌生电话、 收到陌生链接,消费者都不要轻信。如果对方索要个人信息、要求转账汇款,更要坚决拒绝。如果不能确定是否遇到诈骗,可咨询银行或报警。
三、宣传消保增认知,守护金融常青树
中国工商银行东塘支行始终坚守“人民金融”底色,积极落实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者教育主体责任,响应总行“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工作,多举措、多方面持续推进金融知识品牌宣教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客户提供不同的金融宣教服务,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 服务心贴心,消保伴您行
- 科学理性投资,守护资金安全
- 共筑诚信消费环境,提振金融消费信心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我行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我行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的重要体现。下一步,东塘支行将持续做好金融知识宣教,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从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维度,完善金融服务与消费者教育宣传相融互促的良性循环机制,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及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