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更具开放性,更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2023年3月8日上午,思源实验学校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两节公开课活动。
本次活动由张雨芳、吴珑两位老师向大家呈现《圆柱的认识》“同课异构”。课题相同,课堂大有不同。两位老师能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特殊理解,将同一节课的内容,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迥异的教学风格表现出来,真正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第一节课为我们展示的是六(3)班的张雨芳老师,张老师是位刚上岗的新教师,在教学中张老师紧紧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对圆柱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讲练结合的教学中又巩固了知识点。张老师随是一名新教师,但她授课教学时思路清晰,语言精炼,教态自然。
第二节课由六(5)班的吴珑老师授课,吴老师是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中,吴老师结合教材,利用教材,结合身边的物体进行教学,通过寻找身边的圆柱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了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意识。
老师们认真听课,做记录。
“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听课的各位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评价中肯、有实效性。此次活动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也为我们课堂教学带来了经验借鉴和更多的思考。
优点:
1.在这两节课中,两位老师紧紧围绕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现限时教授、讲练结合、合作学习、积极展示、及时矫正。
2.重难点把握较为准确。
3.语言精炼。
不足:
1.缺少问题导学;
2.缺少对学生的评价;
3.缺少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这次的“同课异构”公开课教研活动进行的扎实有效,有利于教师们深入地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进而极大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