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子木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专家引领明方向 课题推广齐思考 —乐东县大安镇中心幼儿园应用课题组参加基础教育推广项目集中培训活动

创建于2023-03-11 阅读345

为了深入了解《融入传统文化的黎族民间故事课程的探索与建构》的课题理念,有效地推动课题成果的应用工作。2023年3月9日上午,乐东县大安镇中心幼儿园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由海南省卓越教师张连珍工作室开展的《融入传统文化的黎族民间故事课程的探索与建构》课题成果推广第一次(聚一起)集中培训活动。本次活动由课题负责人张连珍老师主持,应用课题专家团队成员及各推广园课题组成员、骨干教师,包括我园8名课题组成员在内,共有7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照片从左到右:郑其霞、杨玲、罗锦雯、陈圣果、石琳(课题主持人)、黄椒莲

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2023年3月9日 8:30—11:30

活动地点:大安镇中心幼儿园三楼多媒体

课题小组成员:罗锦雯、石琳、韦佳舒、杨玲、郑其霞、许艳、黄椒莲、陈圣果

应到人数:8人

实到人数:8人

专家组成员

本次培训,张连珍老师从课题研究价值、核心概念解读、教育教学实践等三个方面,对课题进行解读。

一、课题研究价值

  张老师从研究者的角度,通过“什么是教育资源?”“什么是幼儿教育资源?” “为什么要开发本土资源?”“什么是本土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几个方面为我们讲述了传统文化的黎族民间故事融入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同时结合《指南》和《纲要》进行了解读。教育资源作为课程信息的来源,是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本土化幼儿教育资源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对推广实施本课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视频和图片具体地介绍了海南的本土资源,并表示在众多的本土资源中,教师要对资源进行分类,结合《指南》进行思考,儿童是否喜欢?是否符合本土民情?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是否适用于幼儿园教育中?要求教师要站在儿童的视角去判断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推广的可行性,幼儿能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游戏的体验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学习传统文化。

二、核心概念解读

接下来,张老师从黎族民间故事、传统文化、课程理念等三个方面,对核心概念进行解读。

以黎族民间故事的研究为例进行分析,黎族民间故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幼儿可以在民间故事中去感受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借鉴运用到教育活动中,符合《指南》精神指引下的教育观、儿童观和课程观。

课程的开展离不开理念依据的支撑。张老师表示,我们要根据《指南》中学前儿童教育的目标,以陈鹤琴“活教育”课程论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为基础,善于利用自然环境和黎族文化元素,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引导幼儿主动探究,追随幼儿的兴趣生成课程,并形成游戏案例。

三、教育教学实践

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张老师建议教师要大量收集和阅读民间故事、民俗文化书籍,并以儿童为主体,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筛选黎族民间故事作品。在融入黎族民间故事课程实践时,要注重儿童的倾听感受、游戏体验和想象创造。

张老师围绕 “文化渗透、环境育人”的理念,通过四大主题游戏的图片,为我们解读了创设主题游戏区的理念。

教师在创设主题游戏区时,要思考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在哪个环节融入?在哪里创设?如何呈现?怎么才能让幼儿真正的玩起来?

 在创设游戏区时,要选择具有传统文化因素的黎族民间故事为切入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给幼儿提供真材料,让幼儿在真环境中,进行真游戏。教师要观察儿童,捕捉兴趣点,通过交流与分析,给予幼儿游戏的支持。

四、培训后反思与研讨

通过张老师的线上解读,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对《融入传统文化的黎族民间故事课程的探索与建构》成果推广课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开展活动的思路更加清晰具体,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系统的研讨,并针对开展小课题工作、环境创设、材料投放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工作安排:

1.组织教师和幼儿开展研学采风活动。

2.设计“三月三”主题活动网络,以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为切入点,引发幼儿兴趣。运用多种途径实施黎族文化教育,提高幼儿对本民族语言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认识本民族的图腾和服饰,对本民族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3.围绕“三月三”主题课程,找出具有黎族文化代表性的内容,利用幼儿艺术作品,创设富有本土特色的幼儿园环境,结合“三月三”系列节日活动,营造浓厚的黎族文化氛围,让幼儿参与其中,感受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4.创设“黎家乐”户外游戏区,投放黎族农用具、稻草、椰子等本土材料,推动幼儿游戏。

编辑排版:许艳、杨玲

校对审核:园领导组

阅读 34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