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那务清代发展史

那务镇六村村委会平山坡村
创建于2023-03-10
阅读 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那务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为化北名镇。

清初,金菊坡郭氏创办崇文义学堂,是那务最早的教育场所。

顺治九年(1652年),京堂村90岁黄恒庵为那务高寿老人。

康熙年间(1662-1722年),郭氏于那务圩尾兴建宗祠,占地约1500多平方米。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增村莫以瑕、莫以俦兄弟迁居高州荷花大车坡村。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清廷诏令造户口册,以康熙五十年编审丁数为常额,以后新增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元年(1723年),清廷推行“摊丁入亩”,促进生产发展和人口增长。

雍正八年(1730年),大罩村黄氏兴建庵庙。

乾隆年间(1736-1795年),那务圩建城隍庙。

乾隆十年(1745年),茂名良塘林朝生、林朝发兄弟迁入化邑蓝地坡村,后被裔孙公认为开基祖地。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黄氏在石碓大坡村兴建宗祠。

嘉庆年间(1796-1820年),灯笼坡村建儒林第,砖木结构,三进合院布局。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是年起,境内鼠疫持续反复流行长达113年,在此期间,大流行41次(其间光绪末年连年大流行),小的散发性鼠疫几乎年有发生,疫情遍及那务各乡村,死亡甚多。在鼠疫流行期间,村民惶惶不可终日,一片凄惨景象。民国十九年(1930年)后,化县鼠疫绝迹。

道光年间(1821-1850年),那冰村叶振荣将清水埒堵陂,开凿水渠至低山,全长约五里,为民造福,清廷敕赐儒林郎。

道光三年(1823年),坡心冼太庙重修。

道光七年(1827年),壶垌开圩。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州设四乡二十七都,那务属陵罗乡进二都,官署设在壶垌。

咸丰三年七月(1853年),广西谢八率义军进播扬、宝圩、壶垌。沙洲埌村练绅陈德修率练勇抗拒,被歼灭。高华村塘水楼城被围三个多月,义军残杀乡民48人,仅三名婴儿幸免于难。

咸丰五年三月(1855年),广西余其玺率义军进壶垌,遭官军袭击,败退。

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大洪国义军攻破壶垌堡、调马寨。二月,攻破石水堡。三月,分兵攻那务;七月,官军对驻守在壶垌的义军发起反击,大败;翌年春,义军撤离。

同治六年(1867年),累功坡村李鸿文中举人。

同治十二年(1873年),黄氏于石碓大宗祠左旁建洁庵黄公祠。

光绪二年(1876年),李凤文(李鸿文之弟)中举人。

光绪五年(1879年),林作科回乌金山村寻亲,8岁时(咸丰五年)被叛贼掳走,幸得开平县邝德仲收养,娶省城女子为妻。

光绪八年(1882年),大旺垌黄氏厚庵祠落成。

光绪九年(1883年),清廷表彰渡头村92岁妇人林白氏,赞扬其健康长寿、五代同堂,晋授六品安人。

光绪十二年(1886年),推行保甲制。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累功坡村李凤文为澳门新建医灵庙撰写门联。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那务冼太庙重修。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增村莫氏创办育才小学。

光绪末年,累功坡村李应珏在浙江、安徽等地为官,著书多部;同期,黄氏开办私塾于壶垌圩头牛圩岭东边及那务圩发生匪徒抢劫杀人事件,伤亡多人。

清末,凤凰坡村黄佩兴与邻近教会信徒在京堂村建造教堂,砖木结构三座,四合院布局。

阅读 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