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两天回娘家,娘伤感地对我说:“再过半月,就是你爷的忌日了。这一向连续四天,一只黑鸟每天都飞到窗台上来,看着屋里的我,有时还叽叽喳喳,嘿,是你爷呢!”
娘说得有模有样,我附和到:“肯定是的,爷回来看您了”!
一转眼,爷就离开我们一年了,然而,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依旧还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中。
七十八岁那年的父亲
2022年3月19日,父亲去世前一周
爷一辈子照像,骑着单车,四处奔波,早出晚归,异常辛苦,但他苦中寻乐,还经常跟人开些玩笑。爷直到一九九0年才在市城租房,免去了每天往返家里的劳顿。
爷在照像这条道上,勤于学习,舍得钻研,他的照像技术也是顶呱呱的,在新相片发放之前,他要在家细细整理,每张相片上都要写上恰当的语句,并落款日期,再装袋。
人到中年仍是潇潇洒洒的帅哥
上世纪九十年代华泰广场那个灯光喷水池,留下了我们太多的记忆。每到节假日,喷水池就开放,吸引很多市民前来观赏、玩耍,爷就带着我或我娘早早来到水池边,摆好桌凳,架起相机,坐等营业,生意好时,每个晚上可以赚好几百呢,我爷高兴得合不拢嘴。
尤记得九五年正月初一,因我高三了,爷提前带我返城,到了租房,卸下家里带来的东西后,就带我到桑枣、城北等村走街串户,照全家像。他对这里的村民都很熟悉,每到一家,都亲切地打招呼,问候、拜年,村民对他也很尊敬、客气。
2001年8月初,63岁的爷中风了,手脚比不上以前,只能因祸得福退休,回到老家,退休回来活了21年,在这21年里,他也没闲下来:学木匠做靠背椅、做纱窗门、做橱窗门、编织篮子……
退休后,爷喜欢到处走走看看,我们积极创造条件让他外出旅游,相继去了北京、沈阳、广东,去世前五个月,我们带他去韶山、乌石及花明楼等地,他实在是步履姗姗、老态龙钟了,但还是霸蛮去了。
2015年元旦,天气睛好,他想到新建的行政中心参观,我特意带他看了一圈,他感慨说:“现在的市政府好大呀!”
“唉,我真傻,你爷最后的日子我连只鸡也没杀,早晓得也让他喝点汤喽!”娘多次懊恼,为自己的粗心自责。
斯人已去犹忆影,海棠花开魂依旧。我们兄妹唯有庚续爷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才无愧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