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辞路,教不辞学——记我校初一历史备课组参加海南中学“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

Quiet
创建于2023-03-08
阅读 64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阳春三月,春风拂面,赴一场教学交流之约,在学思中焕发出教学新意。

  为深入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23年3月7日,我校初一历史备课组在备课组长张世银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海南中学(美伦校区)参加教学开放周暨美府同课异构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聚焦“三有”课堂标准,促进教学行为转变。

  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都离不开集体的智慧。本次“同课异构”交流活动中,海南中学两位教师共同执教《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课。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同课异构”的魅力所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思想,两位老师用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娴熟的教学技艺给大家展示了异彩纷呈的课堂。

  海南中学的卢颖老师,依据课标的解读和分析,针对课本内容进行整合,以对比部分日韩发音与中文发音的相似之处为导入,从“唐文化的吸引力——遣唐使来华”“唐文化的传播力——鉴真东渡”“唐文化的学习力——玄奘西行”三个方面来展开教学,过渡衔接自然,积极调动学生思考,并进行课堂互动,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唐朝时期中外交流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卢颖老师给每位听课教师都分发了打印好的教学设计,以帮助听课教师更好地理解其设计思路。

  卢老师在第一部分,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明确遣唐使的含义,讲述遣唐使来华的不易,从而侧面体现唐文化的吸引力,并通过图文材料,引导学生归纳遣唐使来华的特点、学习内容及影响。接下来通过提问:除了日本,唐朝优秀文化还吸引哪个国家?引出唐与新罗的交往,过渡衔接自然。在第二部分,卢老师通过播放鉴真东渡视频和展示其具体过程图,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第三部分,通过破译玄奘西行数字密码,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互动新颖有趣。最后,通过探究讨论唐朝中外交流频繁的原因,联系当今社会,启示我们应该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向外弘扬中国先进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课间我校初一备课组合影留念。

  陈明菊老师围绕单元主题,通过分析课标和教材,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互动具有双向互动、双向交流的特点,把教学立意定为繁荣促进开放,开放促进繁荣。通过学习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和唐与新罗的关系了解唐的对外交流情况,升华主题为“交流互鉴促发展”。

  陈老师准备充分,给学生准备了导学案,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跟上课堂节奏。陈老师通过展示唐人街图片进行导入,在讲授鉴真东渡内容时,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鉴真介绍卡片及展示成果活动,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成效显著,活跃了课堂氛围。最后,在探究唐朝为什么会呈现如此频繁的中外交流问题时,灵活处理课堂学生回答不了的情况,应对及时有效,值得借鉴。

  课后,两位老师评委和各校历史老师对两节课的授课情况广泛交换了意见,大家都认为这两节历史课重点突出,设计精心,气氛活跃,教学各有特色。虽然稍有不足,但对年轻教师而言,仍不失为一节优秀的历史课。

  来自海师大的王向红教授首先进行了细致的点评。王老师充分肯定两位老师的整合课本内容的意识,但也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大方向设计和一些课本细节进行建议,比如“频繁”一词,要有所体现;教学内容要上升高度,可从鉴真、玄奘收到的礼遇和重视中体现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最后,王老师针对构建“三有”课堂,即“有意义”“有意思”“有效果”提出自己的建议,如实现育人价值;通过知识掌握培养素养;教学有高度,课堂才有意义;展现教学艺术等,点评一针见血,建议合理深刻!

  海中的蒋美君老师则是更加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从三个方面点评了今天的两节课。一是能够立足课堂,今天的两位老师都抓住了初一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在素材的选择上做到了“有意思”,课件精美,史料丰富,使师生能够一起畅游唐朝中外历史交流的历史画卷;情节设计上也做到了有意思,积极创设学习情境。二是巧思,设计有意义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认为两位老师都做到了关注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三是熏陶,培养情怀,让学生学习鉴真和玄奘的精神,感受大唐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等等,点评细致深入。

  最后,各校中学历史老师也进行了点评。其中,我校张世银老师也做了简单的点评。张老师主要提出了今天教学中存在的三点问题:一是卢老师的导入的新颖性, 对学生是否有知识储备以支撑辨别发音存在疑问;二是鉴真的“鉴”字在展示活动中学生有错别字,应当及时提醒;三是西域的含义界定问题,提出看法。

  “同课”绽放精彩,“异构”彰显心意,经过这次交流活动,我们互相提升,共同进步。人生之路,我们走在春风里;教育教学之路,我们在共同学习中成长。

阅读 64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