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活动】乘开题之春风 谱教研之新风——白寨镇中心小学2022-2023学年省级课题开题报告会

lyj
创建于2023-03-08
阅读 1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人生恰如三月花,正道春光无限好。3月7日下午,新密市白寨镇中心小学2023年度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会在四楼录播教室顺利召开,特邀教导处马志英主任、教研处申世清主任、政教处王建红主任三位专家作开题论证指导。

  本次会议由李妍娟校长亲自主持,课题组全部成员和老师们一同参与会议。

  会议开始,李校长首先介绍并宣读了河南省省级科研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社团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 》立项通知。

  课题组主持人李妍娟校长从课题研究背景和依据、课题现状、理论价值等几个方面作详细陈述。

  该课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学校社团活动,发展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引导学生自己去组织、去实践、去探索,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课题组成员代表李亚娟老师详细阐述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研究方法。合唱队、葫芦丝队、鼓号队、足球队、篮球队、美术小组、书法小组等学校社团通过打破班级、年级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身心的活动。

  课题组成员代表王炎玲老师从研究的详细计划,阶段具体措施和成员分工三个方面明确了成员的责任和分工,确保课题落地、落实、扎实、有序、有效地开展。

  课题组成员代表李俊玲老师通过对研究进度,预期成果和支持保障等方面的阐述,使参会人员对课题的实施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坚定信念。

  专家组在仔细审读开题报告书,并听取课题负责人的开题报告后,高度肯定了该课题的意义和价值,认为该课题站位高、角度新颖、专业性强、理论知识扎实,贴合当前教育发展需要,贴合校园文化的需要,具有很好的实效性和活泼性。

       课题组从基本路径、方法策略等方面去研究“双减”背景下小学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哪些确定的影响因素;并做了前测,为以后的前后测的对比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基础。本课题坚持了问题导向,研究目标和内容明确,采用多种相适应的研究方法,物质经费也有保障。

  教导处马志英主任对课题研究内容的精准性、规范性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指出要逐步细化具体实施方式,在研究过程中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借鉴先进经验,更科学地规划好课题实施策略和预期成果。

  教研处申世清主任对课题组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并肯定了各项课题的研究价值及意义,同时针对开展课题研究过程常见的问题提出专业指导意见:课题研究要聚焦真问题,厘清研究目标、内容、意义,要善用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与分析,细化社团活动研究内容与途径,实现研究成果的多元化。

  政教处王建红主任从学生活动和管理方面指出,该课题正贴合“双减”背景和农村学校社团活动的需求,从社团管理和评价方面给出了有价值的指导。

  教学处蔡成风副校长强调,学校会竭尽所能支持该科研课题顺利完成,希望各位老师认真整理、消化吸收专家意见,积极调整研究方案,加强学习与沟通,求真务实,争取将课题做实、做细、做出成效。

  课题组成员杜东亮校长在总结中对四位专家指导科研课题研究工作表示感谢,四位专家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点评指导,及时帮助课题组明晰研究思路、调整研究策略、聚焦关键问题。

  课题主持人李妍娟校长对本次开题报告会作表态性发言:表示将“全力支持”,督促课题组根据专家的指导意见,完善开题报告,立足真问题、做好真研究,真正实现以课题为抓手,推动学校教科研的力量。

       学研并进,研以致用。学校将积极推进“双减”背景下小学社团活动的开展和实践,全体教师凝心聚力,立足教育一线,在教中研,研中学,学中教,以教研促教学,知行合一,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突破瓶颈,全面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科研素养,不断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社团活动再上新台阶。

阅读 1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