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朝阳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翻开中华民族文化史,家风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名留千古,一个“忠”字便是岳氏的家风;曾国藩以“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崇尚“勤勉”就是曾氏的家风;周恩来为家人立下10条家规,“清正”二字贯穿周总理的一生。这些蕴含着家庭教育智慧的家风文化,在新时代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媒体的宣传的倡导,家风一词早已潜移默化地进入到我们脑海里。那么“家风”是什么?往小了说,家风体现了一个家庭或家族为人处世的风格,它可以是“孝顺”、可以是“诚信”、可以是“勤勉”、可以是“清廉”。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再往大了说,“家风”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是其中最基本、最持久的精神动力。无论一个人有多么远大的理想,都要以最基本的家庭作为起点,这个起点的支撑即所谓的家风。
和很多人一样,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从小并没有受到过有关家风家训的专门教育,当然也没有类似《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这样存在于纸面、挂于墙上的家风家训。我所有行为和性格的养成都来自于家中长辈的言传身教,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姥爷。
我姥爷是有着五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早些年为了全家大小的温饱,他养过猪、喂过牛、种过菜,也待过种子站、在村里做过书记、在法院做过会计,出公差时脚步也曾踏过大江南北。他虽然因为家庭贫穷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却很有见识,也写得一手好字,一直清正廉洁,勤劳善良,在邻里乡亲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村里谁家有大小纠纷都会让我姥爷帮忙协调;谁家有红白喜事请他当总管,他从头到尾每件事都料理的井井有条,八十岁的人了,但凡有人请他帮忙,他从不推辞。
我从小是被我姥爷带大的,上初中之前,生活中的每一天几乎都有我姥爷的影子。以前村里风气不太好,每次一到选举,就会有一些蝇营狗苟的事情。记得有一次选举前晚上,刚在姥爷家吃完晚饭大门就被敲响了,打开门后村里一个叔进来和姥爷寒暄了两句,然后掏出红票子就往我姥爷手里塞,一边塞一边说:“叔,买点牛奶和鸡蛋补补身体”,我姥爷当场就拉下脸来了,声音很大的说:“你往后退,拿着钱出去,不然明天就举报你。”这件事后来被亲戚知道了当做好笑的事情来讲,他们觉得我姥爷倔、觉得他不懂人情世故,但我只觉得我姥爷让我骄傲,我大学入党的时候还把这件事拿出来讲过。村民对他的敬重和信任,不就是来自于他的这种清正廉洁么?哪怕他现在八十岁了,耳聋眼花,在得知我考到医保局以后还会把我叫回去叮嘱我干净做事、清白做人,共产党人不得公家一分钱便宜。可以说我身上很多刚强和对底线的坚持的品质都是受我姥爷的熏陶形成的。
其实我姥爷品格的养成也来自于他的母亲,我的太姥姥。对于太姥姥我印象并不深,她在我幼儿园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只记得老太太特别喜欢吃葡萄干,还会藏在手心让我猜哪个手里有。但是我姥爷特别喜欢讲她的故事,翻来覆去的讲。姥爷说太姥姥算得上是一名赤脚医生,她出生于大户人家,但处于乱世之中,每个人都被时代洪流所裹挟,她还没有长大,就家道中落了。所以太姥姥并没有系统的学过医,但治疗一般的小毛病也能信手拈来。尤其是一手接生技术,十里八乡都有名。最令人敬佩的是太姥姥深知农民疾苦,诊金药费从不乱收,有时候病人用鸡蛋、农产品甚至一句“谢谢”都算作诊金,她并不计较。姥爷说她一生规矩做事,廉洁行医,从不做愧对良心的事。去世的时候,几乎全村的人都来吊唁。
今天,虽然太姥姥早已不在,姥爷也年龄大了很少讲以前的事情了,但他们的精神早已渗投进我们这些晚辈的骨髓。如今的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作为一名新入职医保的青年人,祖辈传承给我的优良家风,始终像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引领着我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好家风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想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要感谢历史长河中如繁星般璀璨的先贤们,更要感谢自己家中的长辈,是他们以自身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人生的标杆,指明前进的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延续亦是国风,国家如树,本根不摇则枝繁叶茂。因此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用传统美德自省自律,每个家庭都把优良家风世代传承,如春风细雨般浇灌着下一代,滋养着他人,我们的法治之树必将长青,文明之树必将长青,和谐之树必将长青,祖国这棵大树必将永远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