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归属感”

丹阳市第八中学
创建于2023-03-07
阅读 8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首先,我介绍一下《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这本书。这本书是由三位外国作家编著完成,其中的丹尼尔L·施瓦茨,是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的院长、学习科学权威专家。当时在网络上看见宣传标语,就当即下载电子书阅读了。

    

       归属感是一种在团体中被接纳、被重视、被包容的感觉。对于学习而言,归属感可以让人全身心投入、不受负面情绪干扰,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书中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这是哈佛大学知名社会心理学教授卡迪的亲生经历,曾经有一名学生在她课上从不参与讨论,考试也几乎要挂科。按常规思维,这名学生之所以如此,要么是因为没好好预习,要么就是单纯对学习不感兴趣。然而卡迪教授却十分用心,把她叫到了办公室一探究竟。结果学生向卡迪教授诚挚地坦白:“我觉得我就不该坐在这里。”

      卡迪教授说她本人在求学阶段也曾有段时间感觉自己才疏学浅,导致研究生期间差点儿退学。因此当她听到学生这么说的时候,立刻意识到问题出在归属感上。

算上跟岗实习,我在教育岗位也工作了一年有余,细细想来以下这些场景并不罕见,班里一名学生上课时开始神游八方。他坐在最后一排,整个身子瘫在椅子上,表现出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抑或是小动作根本停不下来。我也怀疑是自己讲的东西太无聊了?还是因为听不懂完全不知所云?还是有些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为了保住面子而假装不感兴趣?虽然以上可能性都存在,但事实上一个经常容易被忽略的原因是,这名学生对课堂没有归属感。

       在书中我也找到了答案,人类活动的一大特征就是各式各样社会群体的存在,小到家庭,大到国家,甚至是喜欢开快车的人,都可以构成一个社会群体。只要有人关注,几乎任何事都可以成为构成社会群体的依据。校园、班级亦是如此社会群体一旦出现,随之而来的就是“我是否属于该群体”这个问题。群体身份的构建通常依赖于成员的社会属性。

      孩子据此为自己或他人贴上标签,形成身份归属。这些标签的来源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内发性的自我标签:“我是好孩子”;第二种是其他人赋予的标签“你是一个好孩子”,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刻板印象。但是幼年时期的孩子,往往受环境影响较大,受刻板印象制约性强。特别是目前阶段班级里稍稍落后的孩子,则是这一刻板印象的最大受害者。“后进生”、“捣蛋鬼”、“坏孩子”这些负能量标签,会造成孩子焦虑的心情肆意蔓延,消极回避各种问题,因为经常处于集体的最后,便会使得归属感逐渐流失,

      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得直接改变孩子的观念,让孩子不要随便就被这些观念影响。提升归属感,是帮助孩子重新理解自己在课堂/班级这个社会群体中的位置,尤其是正在经历挫折的时候。孩子常会因短暂的失败而误认为自己不属于这类群体,而实际上就算对于他们如同白纸的人生阅历,失败也乃兵家常事,是全新的起点。因此,帮助孩子重新认识失败可以在心理层面带来强大的积极影响,切莫以某次成败论英雄。多使用鼓励、肯定教育,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是我作为教师的必修课,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科找到归属感很重要!归属感所带来的精神力量,往往比机器式的埋头苦学更有成效!

阅读 8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