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而最初植树节时间的确定则是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
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
3月5日,在第45个植树节来临之际,硒都小学402晨光中队全体同学开展了“种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灿烂的明天”的主题实践活动。
经过二十几分钟的车程,我们抵达了植树的目的地——三岔乡莲花池, 清新的空气、淙淙的流水、错落有致的民居,花草的芳香、 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首先我们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飘扬在美丽的乡村。
主持人宣布植树节活动正式开始。我们领着工具和树苗向目的地出发。
在这美丽的乡村后面有一大片裸露的荒山,习爷爷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今天将通过劳动为这里添一片绿,共建更美好的乡村。
首先我们了解了植树节的来历和植树节节徽的意义,其树形寓意着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五棵树寓意着森林,绿化祖国,实现良性循环。植树节的节徽主体由树形和文字组成,后面三棵树,引申为“森”,前面两棵树,引申为“林”, 表示森林,由此延伸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园林专家向我们讲解如何栽培,原来要想一株树苗要成活,首先要松土,然后挖坑,再把树苗放进去并覆土,同时树苗周围要留下足够的排水和蓄水空间,完成这些步骤后将土壤踏实,灌溉2-3 次透水。浇水后,苗木可能会有点歪斜,扶正苗木,再覆土,使土壤与根密切接触。
此时我们已经跃跃欲试,当主持人一宣布可以种下我们的小树苗,我们马上两两合作,因为是荒山,要想把土壤挖松,必须一个人挖,另一个人用铁锹把土拍松,只有松软的土壤才能有利于小树苗的成活。
阳光正好,一株株经过园林专家精心嫁接的黄桃苗被我们亲手栽进土里,带着我们的希望,迎着光,茁壮成长。
我们的成长亦是如此,我们从一株小小的幼苗,经过父母的照顾,老师的教育和引导,吸收了知识的精华,茁壮成长为一棵棵小树,将来还要成长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大树。
种下树苗后,我们记录下小树苗的形态、成长过程、花期、挂果时间,也写下我们的期待和梦想。
在树牌上写上我们的名字,我们的友谊之树也就此生根发芽。
南风吹拂,燕子归来,百花萌发,春日温暖,家乡美如画卷,植树归来我们在十米长卷上绘下家乡的美景,家乡的美食,我为家乡代言。
春天,融化了冰雪,锦绣了人间,春日的田野是绿色的,纤细的菠菜,嫩绿的小白菜,绿绿的萝卜,青翠欲滴的各种野菜。我们走进绿色的海洋,认识各种蔬菜,拔萝卜,摘莴笋叶,挖各种野菜。
今天我们为荒山植下希望的小树苗,期待来年这里桃园十里,让乡村更美。我们更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了植树节的来历及其远大的意义,进一步感受到绿色环境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提高了我们爱绿护绿,保护环境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