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学,然后知困;读,然后知不足。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一页诗扉,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为提高我校教师们的个人素质,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提高个人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使自己教育教学行为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本学期,新郑市黄水路小学开展了“阅读悦美,和雅相随”教师阅读活动,三语组的老师选择的第一本阅读书目是《语文教师核心素养与提升指导》。
赵丽凡老师的阅读感悟:
所谓的素养其实就是平时自己所学的内容以及自己在实践中养成的水平,它既包括能力,也包括形成能力的基础条件。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学生在接受整个教育过程后,各类教育活动留给学生最有价值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个体面对和解决一些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的品质和能力。学生核心素养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也强调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它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种综合表现。
陈华平老师的阅读感悟:
小学生现在正是 发展的关键期,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要增强形象思维,还要发展逻辑思维能力。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自我思考,理解句子时,能抓主要信息去概括其内容、观点和情感。在非连续性文本中,也是要能对比文段,在文段中分析出答案,这就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思维能力很重要,在日常教学中,也会注意这一点。
王莉莉老师的读书感悟:
要想提高自己的想象力,你要多读诗,以诗为师,向诗人学习。还有联想,甚至我们还可以组合联想。比如说这有一个杯子,有一本书,那把杯子跟书组合起来,咱们能不能发明一新东西,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组合联想的方法。还有就是你通过这本书,联想到什么?通过这件事又联想到哪儿?一步一步地越来越远,天马行空。所以不要去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孩子才能够把更多的元素,带入作文当中。
周依雯老师的读书感悟: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素材,只要我们带着观察的眼睛去看世界。哪里都是素材,哪里都可以成为你的灵感来源。一开始对于观察的理解可能还只是停留在“看”这一层,但书中还有提到五感写作法:1.听觉2.嗅觉3.味觉4.触觉5.视觉, 加上了这些描述,会使得场面更加的生动,再加一定的比喻,联想等等,可以使得整个语言描述更加的立体,生动,有层次感有画面感。
牛启凡老师的读书感悟:
在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的传授中,若是“照本宣科”,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讲解的知识非常有限,使学习变得枯燥,甚至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语文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通过特意安排与组织,把这些丰富的学科内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知识点时旁征博引、融会贯通,课堂教学内容才会更生动、更丰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范凤老师的读书感悟:
通过语文学习理解文化的意愿,能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扩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感受和理解不同时代和地区的文化。 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讲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及美感感,具有创新意识。
总之, 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次阅读内容丰富而精彩,通过阅读,老师们认识到了读书是教师最好的备课,最高贵的职业素养、最美好的人生习惯,更是教育最亮丽的风景。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爱好者,更是一个对书有着独特情感的读书人。我们会用在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所明的道理来对照生活这本大书来读,做到知行合一,就会成为一个美好的人。而唯有美好的教师,才有美好的教育,才能教出美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