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华之阁位于香山南麓,清乾隆二十七年高宗弘历下诏,在西山腳下仿照山西五台山殊像寺的建筑和布局建立寺院,取名“宝相寺”。旭华之阁是宝相寺的主要建筑,为无梁殿结构,其檐下嵌有石刻横额,上书滿、漢、蒙、藏文“旭华之阁”,为乾隆皇帝御笔。殿内立有二块石碑,左面镌刻文殊菩萨的画像及乾隆三十二年的御笔题诗;右面是乾隆二十七年立的御制宝相寺碑。殿内正中供奉文殊菩萨塑像。旭华之阁后原建有香林室、园庙、方庙、牌坊等诸多建筑,现均已不存,只有旭华之阁保存尚好。但因所处位置被军事单位占有,故游人无缘亲临现场瞻仰。
据《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一百三【郊垧·西十三】整理的乾隆二十七年御制宝相寺碑文如下:
岁辛巳,值圣母皇太后七旬大庆,爰奉安舆诣五台,所以祝厘也。殊像寺在山之麓,为瞻礼文殊初地,妙相端严,光耀香界,默识以归。既归则心追手摹,系以赞而勒之碑。香山南麓,曩所规菩萨顶之宝谛寺在焉。乃於寺右度隙地,出内府金钱,饬具庀材,营构兰若,视碑摹而像设之。金色庄严,惟具惟肖。寺之制甃甓幕围,不施杗廇桴棁,而崇广闳丽,则视殊像有加。经始於乾隆壬午春,越今丁亥春蒇工。既敬致瓣香而庆落之,所司砻石以俟。因记之曰:文殊师利久住娑婆世界,而应现说法,则独在清凉山。固华严品所谓东方世界中菩萨者也。夫清凉在畿辅之西,而香山亦在京城之西。然以清凉视香山,则香山为东,若以竺乾视震旦,则清凉、香山又皆东也。是二山者不可言同,何况云异?矧陆元畅之答宣律师曰:文殊随缘利见,应变不穷,是一是二,在文殊本不生分别见,倘必执清凉为道塲,而不知香山之亦可为道塲,则何异凿井得泉而谓水专在是哉?且昔之诣五台礼文殊,所以祝厘也,而清凉距畿辅千余里,掖辇行庆,向惟三至焉。若香山则去京城三十里,而近岁可一再至。继自今亿万年延洪演乘,兹惟其恒,是则余建寺香山之初志也。寺成,名之曰宝相。缀以偈曰:曼殊室利,七佛之师。经历人间,至福城东。东方世界,名曰金色。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摩竭陁国,其东五华。是名雪山,惟清凉境。金刚窟聚,北代州是。大士示现,妙相庄严。振大法轮,坐狮子座。狮子奋迅,具足神威。中台现身,寺曰殊像。我昔瞻礼,发大宏愿。虔诚祝釐,普诸福缘。相好印心,如月在水。即幻即真,证真幻相。以此真幻,还印金容。香山净域,多只树园。宝谛之西,营是宝相。庄校七宝,晃耀大千。日面月面,了无分别。我闻如是,文殊应缘。缘即随缘,何有彼此?矧东西方,因见生名。见即不拘,名亦不着。清凉香山,非二非一。复念文殊,菩萨久住。而此世界,实曰常喜。以常以久,延祝慈禧。惟愿自今,岁万又万。宝算盈积,如恒河沙。护妙吉祥,生大欢喜。以是因缘,夀复无量。
乾隆三十二年御制詩:
聖母七旬庆,
五台礼文殊。
法光钦意蕊,
宝相印心珠。
出帑非民力,
鸠工依手图。
落成兹卜吉,
瞻礼过山衢。
东西宁彼此,
相好那同殊。
总祝无疆夀,
应符如意珠。
灵踪纪竺牒,
胜刹起黄图。
花雨从空落,
缤纷上景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