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朋友一起喝早茶,席间提及2020年语文山东卷有一篇阅读“建水记”,说起那座小城里的古老,优美与慵懒无一不能勾起每一位旅行者的对于那片宁静的向往。而我本身就是一个懒人,生活在这么一个四线小城,生活节奏本来就不快,闲情逸致对我的吸引力不大,我对建水的兴趣,主要在于地域和文化,建水所在的红河州,应该是中国三个州府驻地不在同名县市所在的名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个红河县,而州府所在地却在那个米线很有名的蒙自(曾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锡都个旧市),这样的情况全国好像仅有三个,另外两个是四川的阿坝州州府在马尔康而不在阿坝县,甘孜州的州府在康定而不在甘孜县,两年前在马尔康当地的一个朋友说,他有个朋友去看他,他说他在阿坝州建设局,他的那个朋友从成都坐车到了阿坝县,那里离阿坝的州府有200多公里。
我一直都对叫某某州的地方很感兴趣(不是城市名字里面含州)。这个州跟地级市同级,均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国家民族政策就是民族区域自治,所以就设立了自治州 ,当然同时也是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方,缺乏大城市对那个地方的凝聚力,相比之下红河州的GDP据说快3000个亿,这个数字就很惊人了,经济第一大省广东至少还有十个地级市的GDP达不到3000亿.说回正题,这州级的行政区,云南,青海,四川,贵州等少数民族应该是最多的,甘肃和湖南‘湖北各有一个,吉林也有一个,如果是自治区反而就很少有这样州级行政区了,伊犁算是一个,当然在新疆和西藏还保留了地区这么一个“古老”的半行政机构“地区”
说起这些州的命名,一部分也是跟地级市一样,由母县直接升级而来,同时又得保留母县的建制。如文山州文山市,恩施州恩施市,大理州大理市,玉树州玉树市等等,这些顺理成章,因为这些母县在州所管辖的几个县中影响力是最大的,自然而言升级为州。这就更凸显那三个另类的州,既然同县名不是本州影响力最大的,为啥州名的选取要这样让人误解呢?要知道,去甘孜州首府,结果坐车到了甘孜县,那种绝望隔着文字都能感觉的到。
大部分州的名气小于州府驻地所在的县的,如估计很多人知道大理,绝不知道大理原来是个县级市,还有个大理州在上面。香格里拉市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香格里拉上面还有个迪庆州,还有蒙自比红河州,康定比甘孜州。这些都是这样。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大家都知道西双版纳,这是一个州名哦,他的驻地在景洪市,知道景洪的人就少多了。最后就是,因为经济和偏远的原因,州和驻地一样被外界知之甚少的,如:德宏州和芒市,怒江州和泸水县,果洛州和玛沁县,再加上那几个命名非常随意的州:青海的海南(共和县)海北州(海晏县)海西州(德令哈市),黔西南(兴义市)黔南(都匀市)黔东南(凯里市),真佩服当时成立州府时的起草名字的那个委员会,想不出更好的名字么?除了一个湘西州,因为几个作家和深厚的湖湘文化能让大家记住这个州的名字外,其他几个东南西北(贵州更简单,直接 西南,东南,南),真是让人完全想不到。
最后想提到的就是临夏州,他奇怪在哪?他有个临夏州(地级)有个临夏市(县级)这本没有什么,关键他还有个临夏县。这就有意思了,同一个地级行政区下,居然有两个跟州同名的县级行政单位。这种情况只有新疆有过,新疆有个和田地区,有个和田市,还有个和田县。这个就忍不住看看了地图,两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情况 ,那就是县的面积最大,市处于临近县的一小块地方,而州(地区)的驻地就在市里面。大概就是原来就只有一个母县,如临夏县,后来把县的城关镇析出成立县级同名市,最后再慢慢升级地级市,只是现在的临夏和和田还只能分别称为州和地区。这就是为什么出现了三个同名的行政机构了,这个历史转变过程其实在湖南的绝大部分城市上演的,如母县湘潭县,50年代直接出县城成立县级湘潭市,但是湘潭县的建制要保留,湘潭县从此过上了40多年的有县无城的历史,县里的机关单位都是挤在市区 的一个小角落(唤作城里头),直到90年代中期才在湘江南岸建立了自己的县城,只是湘潭市顺理成章的成了地级市,就没有再出现三个同名行政区的情况,想当年要是50年代,把现在的株洲市区从湘潭县分割出去的时候,不叫株洲市,而叫做湘潭区的话,那也会出现湘潭市里面有湘潭县和湘潭区并存的奇景。说道这里,湖南还有个地方有意思,有个县级洪江市,还有个不被民政部承认的洪江管理区(县级),不过他们不会出现三级同名的情况,除非 把打出名声的怀化市改成洪江州,这不太可能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