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大哥的简篇

青山大哥
创建于2022-06-16
阅读 142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九三年十二月末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阅批编辑们报上来的稿件。突然有人敲门,随着我的一声“请进”,两位客人应声而入。原来是市政府办公厅的秘书刘利与张X,

      “二位市领导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我诙谐道。

      “哪里,哪里。有点儿小事儿请刘大主任帮忙!,刘利也幽默地回敬。

        ”有事儿尽管吩咐,“我站起来向两边的沙发上一摆手,示意二人落座。

       刘利边坐边说道:”武市长出事儿了!“

       声音不大,我却象听了一个炸雷。

    “出什么事儿了?”我惊愕地问。

    “ 这不是上个月,应以色列拉马特甘市邀请,武市长率团去以色列招商引资吗。没想到24号早晨,武市长乘坐的直升飞机在马萨达山失事了。“

      “  人咋样啊?”我焦急地问。

      “  人没了!”

        ”那得索赔呀!“我急忙提醒。

        ”是呀,这不是来找你打证明来了么。“刘利说。

        ”找我打证明?“我有点儿懵圈,”武市长出事儿,我也是刚听你们说的。“

        ”我这话说得有点儿急,刘利解释道,“不是找你打武市长出事儿的证明,是找你打一个做节目的证明。“

   ”做什么节目?“

   ”你们这儿是不是有一个《市长与市民》的栏目?“

   ”有啊。“

   ”是这么回事儿:以色列那边的赔偿,不是死一个人固定赔多少钱,而是按照这个人在当地的生活指数赔偿,

     “说到这儿,刘利叹了口气,

       ”洋人就整些洋规矩,没办法只好入乡随俗吧,可武市长年工资不到800美元,如此算来以色列顶多就赔偿10万元,也太少了吧。不过,当地律师说:除了工资,其它收入都可以纳入生活指数。我们想起来武市长经常做客你们的《市长与市民》栏目,有稿酬吧?“

       “有有有!”我一叠声地回答。

         当年,为了当好政府的喉舌,我们开办了一个亲民的栏目:《市长与市民》。 旨在创造一个更好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平台。武市长每周做客《市长与市民》解答百姓提出的民生热点问题。每期付给武市长30元钱的稿酬。

刘利问:“《市长与市民》能办到什么时候?”

        "这个栏目 很火,前景看好,如果没有意外,我们 会长期办下去。"我答

        “那好,武市长今年五十八岁,六十岁退休,咱们算一算还能领到多少稿酬。”

        ”如果是那样,还有 两年零一个月时间。整整100周。每 周30元稿酬,总计3000元。对吧?“刘利脑瓜快,不假思索就算了出来。

       于是,我就迅速地把这张证明写了出来,去台办加盖了沈阳电视台的公章,郑重地签上了我的名字。

      

              我和刘利的合影  (左边是刘利,右边是我)

  武市长1935年出生于河南西华县。1956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轧钢专业。早年曾被划为右派,多年的右派生活使他十分了解基层百姓的疾苦 。1980年,他担任了线材厂副厂长,三年后,他到市冶金局挑起了副局长的担子。不久又担任了沈阳市市长。

       武市长生活简朴,他的家住在一栋普普通通的居民楼里。四居室,客厅也只有14平方米。,没有豪华的装修,一台黑白电视,14平米的客厅,沙发全是旧的,其中有一对还是从旧物市场买的。他家4个茶几是‘老少三代’,最旧的那个据说已经使用了将近30年。

       武市长经常说:“要少说多做。为群众办事,不能只拍胸脯,图好名声,关键在落实,干成一件是一件。”

       沈阳市的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平民市长”。

       清廉市长身后之事令人唏嘘.......


       故事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可是我有一件事儿如骨鲠在喉,写在这里,就算狗尾续貂吧。

       沈河区有一条路叫团结路,民国时期是“东北王”张作霖的工业区,俗称“三角地”。改革开放以后兴建了新北站,又称“新北地区”。摩天大楼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什么天涯宾馆,什么海角商场,随后又建了一家大型的迪斯科舞厅。为了扩大知名度,舞厅经理邀请我去宣传报道。

       那天,我去舞厅采访完毕,经理设宴招待新闻单位的记者。酒至半酣,经理玩性大发,突然要玩一个“大变马市长”的游戏。

    “哪个马市长?”我好奇地问。

    “沈阳市有几个马市长?”经理反诘。

    “那就是马向东呗。”

    “然也,正是此人!”经理酸文假醋地答。

    “他是常务副市长,”有人更正道。

    “常务副市长不也是市长吗”

    “也算,也算,”大家随声附和。

    “好!闲话少叙,节目开始!”经理边说边操起放在餐桌上的‘大哥大’,一按热键,大声小气地喊道:“干吗呢?”

    “开会呢。”对方答。

    “少废话,立即散会,不许开车,十分钟内跑步过来。晚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大家都以为经理是拉大旗作虎皮。

       然而,不一会儿,果然有一颗满头大汗贼眉鼠眼的脑袋从包房门外探了进来。活脱脱的就是马向东。

    “瞅啥呢,还不滚进来!”经理嚷道。

马向东一步跨了进来。

    “靠墙站好,手放背后,给客人问好!”经理继续嚷道。

    “客人好!”马向东靠着墙呐呐地说。

    “好了,小臂抬起,握拳。左转弯,跑步走!”经理指挥着马向东冲着包房门又跑出去了……

  “哈哈哈!”包房里的客人们哄堂大笑。

    “怎么样,是不是马市长?”

    “假的吧?”、“长得太象了!连声音都这么象!”、“你们的员工吧?”客人们议论纷纷……我也是半信半疑。

       后来,“慕马大案”爆出,我才相信,那个马向东就是真的马向东。只有他们才能干出那种狗苟蝇营的龌蹉之事。也许是被人抓了把柄,也许是幕后有出场费的黑金交易……

       时光飞逝,二十多年过去了,此事总是挥之不去,两个市长,人格优劣,天差地别......

                              2022年6月16日写于长寿庐

       
                     
阅读 14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