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人重要感觉器官之一。2023年3月3日是全国第24个“爱耳日"。为了使孩子们从小具有保护耳朵的意识,进一步普及听力健康科学知识,房村小学六年级开展了“爱耳日”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保护耳朵的意识,养成健康用耳习惯,自觉减少噪声,保护听力健康。
如何保护听力,科学用耳?
1、戒掏耳朵
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常用耳勺、手指掏挖耳朵,但这样很容易造成耳道损伤,甚至引起感染、发炎,甚至伤害鼓膜。其实,耳屎(也被称作盯聍)对耳朵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防止感染、黏附灰尘等,而且耳屎的特殊味道有一定的防虫作用。从理论上来讲它可借咀嚼等下颌运动自行排出。
2.耳朵的清洁,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毋须特别清理,只要清洗外耳廓便可。不要以为棉花棒是较佳的洁耳工具,其实这只会将大部份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崁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遗留在耳道内。很多小孩子经常都会将细小物件塞入自已的耳朵中。当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应保持镇定,然后立即带小孩去看医生。父母应教导儿童不要乱塞东西入耳,亦不可试图自行替小孩挖出异物,以免引起外耳感染。
3.避免噪声污染,幼儿听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太大的声音刺激会损伤稚嫩的听觉器官。高音量快节奏的音乐,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使听力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
最后六年级全体同学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爱护您的耳朵,特别是防止疾病慎用药、减轻避免噪音污染、戒挖掏耳朵习惯、远离耳机。爱护耳朵让我们一起行动!
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全体同学对爱耳护耳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懂得了人人保护好耳朵对一生来说是何等的意义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