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落实灵动课堂的实效性,助推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3月1日龙珠小学数学组开展了以“主题聚焦,赋能校本教研新动力”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诚邀全国知名专家、市教科院数学教研员吴乐乐博士莅临我校指导数学教学教研工作。
慎思细琢 如切如磋
龙珠小学数学教研核心团队以“立足学科本质 提升学生素养”为出发点,围绕我校“灵动课堂数学教学范式”实行“大组示范出精品、小组分享促内化”的大小组交叉融合、相互补充的主题式教研。
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本次活动数学教研核心团队通过组内“一课三磨”的方式,课前组内对《找规律》和《圆柱的认识》这两堂课进行充分的研讨,每次授课完成后,大家集思广益,提取意见,对课例进行精心打磨。
博采众长 交流分享
杨双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年级《找规律》一课,杨老师根据前测分析,精准入手,用学生提出的真实疑惑为导向,开启了学生探索规律之旅。在课中,杨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玩数学”中,理解并掌握了找规律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和推理能力。
李玲老师带来的课例是六年级《圆柱的认识》。李老师的课沉稳严谨,在教学过程中以新课程标准为向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了圆柱,感知了圆柱的特征,并且通过操作活动发现了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专家点评 拨云见日
课例展示过后,在区级教研员谭明锋主任的组织下全体数学组教师齐聚录播室。韩校长从课题研修模式、主题式教研、校本课程、教学评一致等方面向专家组介绍了我校的校园文化和教育教学工作。
数学教研组组长彭廷廷老师分别从主题式教研、小组教研、教研成果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数学教研组的教研模式,以“发现问题——实践研究——成果梳理”为主题教研的基本路径,构成教学研究的闭环。强调聚焦主题的教研是以教学教研真问题为出发点和终点的“真”研究,主题式教研为实现我校高效课堂、提质减负的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吴博士对杨老师和李老师的两堂课给予高度评价,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并结合课例做出了详细的点评:
1.注重学科本质的解析。如在《找规律》中,可以先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什么是重复,避免学生理解的“重复”和教师教的“重复”是不同的,在上课过程中应反复强化核心概念。
2.处理好课堂的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关系。如在《圆柱的认识》中,学习“高”的概念时,利用学生回答的“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作高。”这一课堂生成继续深挖,从而得出高的准确定义。学生错误资源是教师的重要资源之一。
3.注重数学语言的精准化、规范化。数学语言要求严谨和规范,例如“沿着圆柱侧面上的高剪开”才是规范语言,而不是“沿着圆柱的高剪开”。
4.注重教师过渡语言的流畅。两节课都缺少过渡语言的铺垫。如在《圆柱的认识》中,在导入时,老师可以问:“关于圆柱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样过渡更自然流畅。
5.注重把学校隐性美显性化实现灵动美育。如在《找规律》中,出示学校的场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规律美。在数学课中应把美育中“显性美”与“隐性美”完美结合。
解惑释疑 柳暗花明
活动最后,吴博士解答了老师们教学中的疑惑。
1.如何科学的对小学数学知识点进行分类,帮助教师进行知识学习和科学备课?
吴博士建议:知识的分类应注重结构化,搞清知识的来源,贯穿知识串。比如知识链中种子课的重要性。
2.六年级下册百分数(二)利用折扣解决问题,原版的五折更容易比较,为什么要把五折改为五五折?
吴博士借鉴了史宁中教授所倡导的小学数学要融入代数方面的基本事实,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生活化。
最后,陈益秀校长代表龙珠小学全体教师对吴博士的点拨和引领表示感谢,同时也表示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吴博士的的指导意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精准把握教育导向,深入研读新课标,做实做细学校“教、学、研”工作。
此次研究活动让教师与专家零距离,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课堂实际出发向学生实际应用转变。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我校数学组教师必将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共同为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助力。
审核:龙珠小学教导处
编辑:龙珠小学数学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