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号作品】
故乡的月亮
803班 李睿婕
【一】
回到故乡
我时常能够听到
知了无休止地欢唱
小河哗啦啦地流淌
粼粼波光的水面
她在
和我捉着迷藏
【二】
我抬头望去
她害羞地蒙上了面纱
却依旧
悄悄地把静寂的温暖
洒向大地
【三】
黑夜 是她的舞台
有她的存在
星星也就不再寥落
当云朵淡去了忧愁
当清风吹散了雾霾
那流浪的猫儿
在月色下回了家
走夜路的孩子不再害怕!
【四】
我的朋友
你倒是看看——
昙花的脸颊
在她悉心的抚摸下
已然素白地绽放
【五】
一次次
当我把手伸进小溪
企图掬一抹清凉
让她来到我的身边
她却瞬间不见
我才恍然明白——
天空才是她永恒的家
大地不过是短暂的栖息地
【六】
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将水底那份诗意的温柔
不舍地 还给了无垠的星空
望着星空
我默默地告诉她——
我也要回家啦!
回到那个充满光亮的地方!
她好像明白了什么
只是不说话
回去的路上
月光 铺得一地满满
【自评】写作启示:
本篇诗歌营造出了一个美而安静的环境,营造这样的环境,离不开想象,更离不开氛围的营造,以及对画面的每一处进行细腻的描写,同时要抓住描写对象的突出特点。
这首诗歌注重对寻常物象的留心观察。我认为需要改进的是,可以把描写对象呈现得更加具体,更加诗意,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让语言更凝练,精美。
【第2号作品】
乡下垂钓
803 卢聪慧
寒假,我们照例是要回老家的。
一下车,清风迎面扑来,夹杂着花草的芬芳,令人身心舒畅。
家乡的天是湛蓝的,比任何地方都澄澈,云朵是那样洁白,游荡在天边。
家乡四面环山,山是连绵不断的,树木郁郁葱葱的,许多鸟儿藏匿在林中,在清晨里放歌。到了黄昏,一群飞鸟掠过天空,返回巢中栖息,太阳即将落下山头,火烧云一片连着一片,余光把天空染成了一片橙紫,树叶上,小草上,水池上,尽是金光闪闪,无数的光斑在跳动。夜晚,皎洁的明月高悬在墨蓝色的夜空中,洒下清冷的月华……
那天下午,弟弟从杂物间里翻找出一个钓鱼杆和其他繁琐的钓鱼零件。他激动极了,马上带上工具便要出门钓鱼,我突然有了些许的兴趣,便紧随其后。很快,我们来到不远处的鱼塘,找了个空位坐下。弟弟持起鱼竿抛线,鱼线在空中划过,落入水中,原本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整个过程很是顺利。
弟弟像一只等待着捕食的猫静静地蹲着,全神贯注地盯着,浮在水上的鱼漂也一动不动,像极了在考验着彼此的耐力似的。鱼塘边的水草翠绿得像一块块深色的玉石,墨绿丛中又夹杂着一些五颜六色的野花,煞是好看!池塘对面生长着几根芦苇,一片片柔软的洁白在风中摇曳,满带着花草的泥土的气息,令人心情豁然开朗了。
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碎金一般。池塘的水是青蓝色的,随处可见一些浮出水面的鱼儿。我仔细地观察着其中的一条,突然跃出水面的红锦鲤鱼苗很是吸引了我的目光。不久,弟弟发现浮漂往下沉了沉,他惊喜地收起了线,钓上来的是一条罗非鱼苗。虽然鱼不大,但我们却很高兴,将它放入水桶,收起鱼杆就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不由得在想:大抵这么悠闲自在的时光,也就乡下里才有吧?回到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哪里还有这么慢这么慢的生活节奏呢?
【唐睿】作文点评:
这篇作文取材新颖,构思奇妙,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同时,文章中运用了许多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乡村的惬意和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
事例叙述得生动具体,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点。可见你是个生活的有心人。文章来源于生活,语言虽然不太精炼,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 ,
结语:文如其人,你的文章和你的为人一样朴实豁达。你的作文功底很好,这也是你长期磨练的结晶。希望你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用心感受和体味生活,写出更加感人的好文章。
【第3号作品】
乡村印象
803班 刘文迅
走进乡村,城市的喧嚣隐了,城市的雾霾散了,乡村里扑鼻而来的尽是清新的空气。远处是连绵不断的山,层层叠叠;近处是铺满大地的油菜花,金色灿烂,还有一条永是碧波荡漾的溪流水。
一年四季,乡村给我留下的印象各不相同。
春天,这里的乡村是生机勃勃的。惊蛰过后,小动物们都苏醒了,花儿们都开放了,庄稼不顾一切地抽芽生长,那势头似乎决心要与春日的暖阳更靠近一些。草地上,小动物们不管不顾地跑着,人们的追赶,向来只是为着享受春日的暖阳,活动活动筋骨,而不是真正想要捕捉什么。孩子们呢?很快又爬上了山顶,和风拂面,像母亲抚摸着你我的脸,脸颊上竟有些酥痒痒的感觉。
夏天,乡村则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们总在鸡还没打鸣时就出门了,或是爬到山腰的槐花树上,把篮子塞得满满的,或是在山下小河里游个泳,抓条鱼,也算是满载而归。至于中午时分,餐桌上香喷喷又甜腻腻的槐花饭,以及鲜嫩多汁的鱼肉,常常是孩子们最美的期待。
秋天,乡村是丰收的季节。果园四处飘香。人也是格外地心旷神怡。田野里,一边收获,一边传来大人们的喜悦传唤:“今年的花生长得不错,个个都是饱满的。还有红薯、玉米,样子可诱人呢。"直待深秋,树叶满地都是,调皮的孩子们一脚踢起,树叶便在空中凌乱。
冬天,乡村雪藏着无尽的念想和期待。孩子们围坐在火炉旁,回望起一年的成长,大人们则盘算着一年的收成,预计着明年的丰收,他们都在努力地积蓄着生活的美好,朝着更好的目标出发。
似乎只等春节一到,鞭炮声,拜年声,声声传递着幸福,下雪声,祝福声,声声迎接着春天……
乡村给我留下了无限的遐思和眷恋,乡村给我留下了太多的顾盼和挂牵。
我爱家乡的春夏秋冬,我更热爱脚下的每一寸故土山河!
【巫健霖】作文点评:
文章整体围绕着乡村印象的四季变化展开,运用了许多的描写手法,使文章更有层次感和丰富度。以四季为线索贯穿全文,春的鸟语花香,万物复苏;夏的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秋的果实丰收,落叶满地;冬的不舍与总结,尽是乡村生活的欢乐与难忘。
开头从城市到乡村的过渡话语简洁明了,说出家乡各季节特点的迥异,引领读者自然地进入后文,同时增加读者对这篇文章的兴趣。中间运用许多事物去传达作者对家乡的情感。结尾描写出离开家乡时的眷恋与不舍,怀念家乡的欢乐时光。
稍微有点美中不足的是缺乏人物语言描写,没能使文章进一步升华。稍加改正,希望能越来越好!
【第4号作品】
湖南的民风民俗
803陶钰萱
我国有56个民族,民风民俗因为地域的差异,自然会有很多的不同,而不同的民风民俗也就形成了各自独有的传统文化。
我的家乡在湖南,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人情。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已经渐渐淡化了。但倘若你来到湖南,特别是在农村,依旧足以感受到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
每逢喜事,照着湖南人的性子,都会在自家院子里,用木板搭好一个戏台子,然后请艺人们来家中唱花鼓戏。屋子里,摆上大圆桌,象征团圆与祥和。桌面上摆出的菜式都是大碗菜,每一道碗菜自然都有丰富的内涵,其中有一碗菜我们叫它“杂味菜”,是当地有名的特色菜品之一,菜里有香肠、豆干、木耳等,虽然不及"粤菜“那般精美,但却别有风味。而更显着地道特色的,是边看大戏边吃大菜,那种有如华贵人家的气派,是一辈子都记惦着的。
在乡下,村里人都是吃自家种的菜和大米,很少去外面买东西。吃的如此,住的当然更是!我们家住的房子算起来还是太奶奶和太爷爷年轻时候修筑的,黑亮的瓦顶是我们那儿房子常见的样貌。一般家中会有两层,楼上睡觉,楼下吃饭,布局简单,不像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那般富丽堂皇,但因为用着天然的土块堆砌而成,总有着农家小院般的古朴。
大人们听着韵味十足的戏鼓和腔调,往往也会跟着哼起小歌来,小孩则在桌上的大碗菜里聚精会神地挑食香肠。很快,大家便在欢乐祥和中大饱了口福,也听完了大戏。临走的时候,主人们总会向客人递上一块腊肉做为赠礼,虽没什么独特之处,但这里面却满装着湖南人的热情好客深及深情厚意。
这就是湖南别有意思的民风民俗。
【第5号作品】
乡村风情
803班 唐睿
当你逃离城市的喧嚣,避开马路的拥挤。一头扎进了乡下的世界,这里青山环绕,远离世俗,炊烟袅袅,好一个田园风光!
正是阳春三月,春意融融,绵绵细雨把沉睡的草木唤醒。雨帘之下,它们抽出了嫩芽。这时,采一根荻芦轻轻放在嘴里,吮吸甘甜的水汁,走在春天下的小土路上,欢快地从嘴里溜出一串美妙的小曲儿,真真是令人沉醉的事情。
张开手臂,伸个懒腰,当春风与你我不分地热烈拥抱,当春雨与你我缠绵地过分亲昵。乡下的田园总是别有一番诗意,那是雨的朦胧,那是风的柔软,那是庄稼地里油油的绿,那是百花绽放的美。等到天晴日好,原野里,小道上,放起风筝来,四面都是孩子们的欢声,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语,乡下人的日子过得满是乐滋滋的。
如果说从城市到乡村的一路风光是风情的画卷,那简直应该是连环,而不能算是一幅!因为一路都是美景,如此沉浸式的感受体验就像慢时光倒流了一般,越往后所见的景象就愈加令人流连忘返,从繁华的灯红酒绿到怡人的满眼绿苗,或是远方的青山环抱,或是村炉灯火下微燃的星火跳跃,或是青砖灰瓦的古厝老屋,那渐变着的多彩色调,看着都如动人的诗画一般。
绿柳迎风荡,泥融花草香。河岸畔,柳树青一色地静立着,冒发出嫩嫩的叶色,托举起小小的鸟巢。鸟人们因为安了家,高兴地欢叫了起来,像在吐诉着心中对春天的赞美,又像在感谢着这片繁花灿烂的天地。
待到盛夏,四下里弥漫着泥土的气息与热浪的狂潮。花香更加浓郁,草木也更加茂密,一切都显出欣欣向荣的样子。田地里,麦子在随风舞蹈着,好像在喜迎客人,又像在招呼着远方的朋友——那越过山林一路奔波而来的清风,那穿过云层远道而来的光芒。
秋天,麦地一片金黄,从空中俯瞰,简直就像一条镀金的毛毯!至于果园呢?最是难忘的还是西瓜地里成熟的时候,随处可见摘瓜啃瓜的孩子们,为着挑到一个好瓜果,他们甚至都有想要打起架来的时候——只生怕自己吃不到那最是香甜的一口。
不远处,一群鸡也在瓜地里觅食,它们的身后紧跟着一群小鸡,慢悠悠地走着,不是为着瓜香,只能算是散心罢了。
这就是乡下生活的独特风情。
【卢聪慧】作文点评:
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描绘出了自然风景独特的美,与城市的繁荣对比、衬出了乡村环境的清新,语言富有感染力,令人感到平静,仿佛置身其中。运用大量环境描写,体现出乡村生活的美好与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可以加入更具乡村代表性的事与物,使文章更生动真实。
【第6号作品】
乡村趣事
803班 林诗茜
月是故乡明,节是家乡亲。
在家乡,春节是记忆里最是快乐的节日了,腊月三十的守夜,正月里的拜年等,每每念想起来,一幕幕美好的场景,都深深地烙印在心底,有如微风吹动的涟漪。
有关过年,似乎总有一种说不完的欢欣和期待,虽然节是年年有,但不同的年份里,过节的感受和体会却是大不一样的。
记着小时候,一到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着采购年货了。无论吃穿用度,都有太多的东西想要买上,哪怕是平日里再是俭省,年关将近,出手起来都显着“阔绰”许多。而到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从这天开始,空气中的年味便逐渐漫散开来。人们忙碌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喜迎新年的到来:袅袅的炊烟越飘越久,升腾起来年的守望与希冀。
这一天全家包饺子,我当然也没闲着,虽然手艺一般,但我还是非常乐于去尝试——当外婆提醒我们煮饺子的水开了,我们便手忙脚乱地把饺子放进去。然后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锅,一会儿打开锅盖看看,一会儿无聊地拿着一根木棒在地上画画。
终于把饺子煮熟了,一个个圆滚滚白花花的饺子,样子好看极了。“吃饺子了!”,只见我左手拿起大葱右手夹住饺子,味道别提有多香了!不禁想起年幼时,外婆就教过我吃饺子要蘸醋,这样葱才香呢!可惜那时的我嘴太挑,小时候吃饺子没有醋,我就嚷嚷着不吃了。难怪家里人都说我这孩子会吃!
岁月敲响了新年的钟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吃了这顿饺子,岁月的纸张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新的一年也总算开了头。当喜庆的春联吹动,伴随着烟火的坠落,新年的美好也便如期而至。
曹雪芹曾写道:“大观苑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两溜儿高照,各处皆有路,上下人等,皆打扮的花团锦簇,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闹,爆竹起火,络绎不绝。”大城市到底还是少了许多乡村的热闹,被高楼掩住的烟火,邻居之间的陌生,终究让年味也就淡了下来……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年翩然而至——你好;家乡,我回来了!
【第7号作品】
烟火乡村
803 傅梦雨
现在才知道,以前听到的那关锁在金笼屋内的画眉叫声,是远远比不上林中的自在啼唱的。
年幼时,有段日子住在老家,那时过着的生活,恍如久住在桃花源一般。
我的老家,是一个方圆不到二公里的小村庄,小到即使开车路过,也不会有人过度去在意它的存在。毕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类似于这样的村庄太多太多了。然而,再小的村庄,特别的节日里,该有的文化传统还是延续着的——那是人间烟火的味道。
记着每到过年,村里家家户户的门上都难免要挂上大红灯笼,贴春联自然更是少不了,至于说放炮仗,简直算是没日没夜的了。清早时分,一些村人家门口处,就缭绕着刚放完鞭炮的白烟,路过之际,难免都要被呛上一口。到了傍晚,喜庆的炮仗烟雾四处弥漫,霹雳吧啦震天响的声音此起彼伏。相比之那团团过眼消散的白雾缭绕,我更喜欢人家屋顶上袅袅升腾的炊烟,那里有家的味道,那里有灯火映照下团圆的温馨,那里有各式各样饭菜的喷香,当无数袅袅的炊烟汇集在一起,我以为便是一个大祥和的幸福中国。
吃过晚饭,有人烧起了篝火,有的放起了烟花,白日里的鞭炮寓意着岁月人生在“爆竹声中一岁除。”而夜幕下的烟火绽放呢?想必则是对未来生活的一份希冀和憧憬吧!
瞧!无数浪漫的烟花从箱子里直窜入云霄,在空中绽放。美丽的花火在“咻”的一阵声响中,漫散出五颜六色的缤纷,漫散出一大朵一大朵惊人的光艳,漫散出无垠星空下如梦如诗般的奇幻。
腾空的烟火尚未消歇,很快地面上的爆竹也开始了。两相交互,一时间声音就像时空对话似的,混杂在一起,即使说不上有钢琴乐曲般的动人,田园牧童笛声般的悠扬,但给人的感觉却是那么热烈,那么欢喜,丝毫并不让人厌烦,或许这就是过年的样子吧。
当最后一颗烟火完美谢幕,密集而璀璨的光点模糊了我的视眼,这星星闪闪的光亮,固然不似《渔家傲》中李清照写道的“星河欲转千帆舞”,但它却美得令人沉醉,美得令人遐想,在如真似幻中,恍若在更远的浩瀚星际里,确是存在着一个仙境般的理想世界。
踏过乡间的小道,清晨的露水泥泞了脚下的土壤,挥手致意田地间的每一块麦田,微风拂过,青绿的麦苗把头埋得更低了,像是在给每一个远道归来的游子,致以深深的问候,致以深深的祝福。
这是一座小城,一个乡村,它迎接着岁岁朝暮,它目送着春秋轮转,它和我一样,期待着2023有更多的精彩和美好如期而至。
【林诗茜】作文点评:
全文语言优美,语言表达极具诗意,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内容充实,有着散文似的美感。面前描写的过年好似一朵朵艳丽的牡丹,而后面所描写的又像一幅恬静的山水画,一动一静,衬托出乡村的美景。
【第8份作品】
春意满园
803班 温碧莹
老家的村庄,前不见人后不见村,只有爷爷一家独门独户。
四周除了山还是山,房子后面更是看不到尽头的山林,林间茂树修竹,各种不知名的杂草遍地丛生,野蛮疯长。在山里,有一条陡峭的路,蜿蜒曲折,连接着自然与外面的世界,见证着过往年月里的风尘历史。
当然了,比之原始泥泞的山路十八弯,我更喜欢的是近些年自建的水泥马路,因为马路的河对岸就是李子园。
我是常常总要去李子园的,不单单因为那里有着我热切想望的好李子吃,更因为那里有着大城市里极难遇见的诗意,由大自然妙手独创的神奇!
一遍遍如雪的素白,尽情肆意地堆满了田间角落。李子花扮上了春妆,花色白艳得迷乱了人眼,漫山遍野,叶叶新翠试新装;白绿交映,春意盎然美如画。如果说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令人倾心,我以为眼前的这片李子地,更足以让人“沉醉不知归路。”
时分春暖,这里花涛翻涌,是闲云飘逸,是轻烟雾罩,是白茫香软,目之所及,满片满片的李花开着,大朵大朵地开着,泼泼洒洒地开着,密密层层的花瓣,无一不在热热烈烈地绽放自我的存在,无一不在努力向上地争取着与阳光多靠近一厘米的距离,无一不都在以最美的姿态像春天告白,又像是在互相和春天争宠似的!
微风浮动,园里的每朵李花都笑了,像一张张素洁的笑靥,又恰如在向我频频招手,那树影婆娑间“沙沙”的声响,又仿佛在和我私语什么。可惜的是,我听不懂花语,却也更抵不住繁花的诱惑,像一只雀鸟,一瞬间就飞奔了其中。
一树树移过,一朵朵端详,数不尽的李花皎白如新,每一朵都含苞怒放,每一朵都纯白无瑕,当无数的纯白融汇在一起,婷婷玉立的李子树便站成了一条恍若流动着的白色的河流,便站成了一个素色浪涌的春天。我想,每一棵素洁端庄的李子树,在红肥绿瘦的万物生机面前,应该算是一股清流吧?它们极力地想用素色的白荡涤掉风尘世界里的污垢,在春天的枝头上,以质朴和纯粹点亮自我的光彩。
身陷李子园的花海中,花瓣纷飞,我被花香萦绕,被花影抱拥。此刻,花叶盈肩,脚下落花成毯,置身在芬芳的梦乡中流连忘返,我仿佛也变作了万千蝴蝶中的一只,在无垠的虚空中飞舞,在雪色的浪漫天地间漫游。
再想来,白如雪的李树花,岂是世间凡花所可比拟的?它不以色艳傲娇,不以浓香撩人,不与俗世相争,不沾半点尘垢,那些占尽春光,以富态华贵骄人的花儿,试问如何与之相比呢?
雨季沉沉,承接着天公恩赐的雨露,每一树花开,都像在进行着一场仪式感十足的洗礼。你看,那朦胧的雨雾中,默然零落的花瓣,随风飘扬,伴着雨丝飞扬,它们在尽情地享受生命最后一刻的快乐。不禁想,往后的日子里,当更多的花儿纷纷告别春天,那将是怎样热闹而隆重的一场盛宴。
归乡时,我刚好和你碰面,你迎我满树花开;归返时,我与你匆匆别过,你送我一路花香,或许那是最美的相约——
来年,我们再相见!
【第9号作品】
乡村记忆
803班 巫健霖
乡村的一幕幕常常总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记忆回到半个月前,普宁市中的一个小村庄里,亲人们都在等着我们一家人的到来……
夜幕降临,当我再一次下车时,已是路边的宵夜时分。熟悉的路边摊,忙碌的店主人,络绎不绝的客流量,来来回回的人群,忙得有时连餐桌都要自己收拾。
刚坐下,我就跑去拿了一些蒸好的美食点心,都算是家乡的特色风味了吧。我拿了六笼粉条,八笼牛百叶,十笼船饭……大大小小加起来也有十多笼了。为什么拿这么多呢?断然是不单单因为饿,更是觉着老家里的东西肯定比外面城市里的要好吃,毕竟地道家乡味,连着青菜都可能就是附近菜地里的老农赶早挑过来的,更不用说那些散养在田里地间的鸡鸭,以及吃着草料长大的鱼了。
实话说,在吃的方面,只有回了老家,许多的东西才知道什么叫“正宗”!
最后,趁着胃口大好,我们几乎把餐桌上一堆摆满的蒸笼吃完了,这才满心欢喜地去结账。而听说一笼才收五块钱的时候,突然更加理解了“物美价廉”的含义了。毕竟“民以食为天”,吃好固然重要,但“吃好还便宜”,大抵这样的好事也只有下到乡下才能碰到吧!所以,难怪老爸说:“这地方一般人找不到的,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地方。”我不禁连连称赞。
就这样,继续驱车前行,在熹微的晨光中,我们紧赶慢赶地回到了村里。不得不说,这中转休歇后的一段行程,虽然也就十多分钟的光景,但隔着车窗而望,却是令人心有感叹——从过往坑坑洼洼的泥土地,到了现而今平整的水泥路,小小的变化,却见证了老家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
进入村子,当“环保模范村”的大字映入眼帘时,我似乎又意识到了什么——连着乡下都重视起了环保,这确是意想不到的,可见这些年,几曾空喊在书本上的科学理念随着时代浪潮的发展,正逐渐遍植到各个地方的发展规划之中,也深入到越来越多的村民心里。
正午当头,农民播撒春的种子,种起来年的粮食,那是新的希望。我在远处就看到了村子里正在排练正月十五的表演———英歌舞。耳畔的鼓声隆隆作响,却越发让人看得入迷,“你如果没有去深圳的话,你现在也在上面了。”我老爸开玩笑地说道。
回来的路上,我在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在深圳欣赏到家乡这样震撼人心的英歌舞表演呢?什么时候,我也能学上一手,把家乡的文化精粹传承下去呢?
在这一年间最美的季节,春日里的乡村,没有姹紫嫣红的花朵,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城;没有都市夜景下的灯红酒绿,但满含乡味的阵阵鼓声,足以给人力量;满是可口的顿顿夜茶,足以让人巴适。我们需要大城市马不停蹄的快节奏,也留恋乡间一壶功夫茶水谈侃半天的惬意放松。
是的,处身大城市久了,乡村的生活往往也就成了精神的慰藉。
【第10号作品】
乡村生活
803 高靖苹
吹着微凉的晚风,听着远处的犬吠,鸟儿不时从眼前飞过。我端着碗,独自喂养着跑进院里的小狗,看着日暮洒落的余晖,不由在心底感叹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乡村的傍晚莫过如此。晚上最是清闲的时候,大人们聚在一起打打牌,小孩则在前院里玩耍,那阵阵爽朗的笑声,回荡在空寂的四方天地。很快,院内的灯火亮了起来,天上的星闪也多了起来,不禁想起儿时的歌谣:“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那时候的自己,不也跟外面玩得正欢的孩子们一样吗?在游戏的时光里,时常是连吃饭都忘记了的。
那只喂饱了的小狗,时不时跑进院子里来,想必它是在外面待久了无聊,便悄悄地溜进来凑热闹——毕竟乡下的夜,一到深点,外面的世界就更加寂寥了。
乡村的清早,空气格外清新,鸟儿又开始了一天的啼鸣。趁着大好的天晴,我准备上山去玩玩,出了院门的一条小路,正对面是一座小山,山上有一段长长的台阶,台阶两边长满芜杂的野草,人踩在草上,总能听到“沙沙”的微响。
山上的野路走久了,心底不觉会害怕起来,生怕冒出一条蛇来,又或者是什么怪异的东西。对此,我常常是走着走着便加快了步伐,一到半山腰,山林之间就可以看见日出了——明媚的阳光从层层叠叠的叶缝之间映射进来,像万丈的光针穿透林雾,像无数的金丝在空中穿行,眼望着东边的红日冉冉升腾而起,我赶忙拿起手机,拍下这美丽的瞬间!
半山腰上,隐约可以看见小山村里星散的屋舍及干活的村民,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在这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大抵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写照吧。休息几分钟,我便一口气登上了山顶,山顶上有一个小小的地方,遍处是不知名的野花杂草,还有几处土墓,坟墓里埋葬着的可能是祖辈的先人,眼望着这些大小不一的墓地,心中不禁伤感起来,思索着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自然而简朴的乡村,这里有都市所没有的安宁与祥和,这里有都市所没有的自在和闲适,这里的一方天地,有着不一样的精彩!
【第11号作品】
乡 村 趣 事
803 许钰涵
乡村的天总是那么地蓝,空气更是格外地清新,那江一望而无际。
乡村的雨是刚好的,既不会大雨倾盆,又不会海落河干,是朦胧的雨,是落入水中看不见的温柔。乡村的雪也是下得恰到好处的,不会多到让人直打哆嗦,也不会刚要下落就化作蒙蒙的雨丝,而是飘飘洒洒,让人有驻足欣赏的机会。
赏看雨中的美景,大抵算是乡下的趣事,虽然没有积雨成洼的机会,任我们踩踏着溅起四面水花,但感受着冰凉在脸上抚过,也算作是一种与自然的亲昵吧!
春天到了,江畔的堤坝上长满了葱郁的绿草。落日余晖之下,孩子们时常会在江边上玩耍,他们扔着细碎的石子沉到江中,听远处传来“咚咚”的震响,然后比量着谁会扔得更远,谁家投掷的水花更大一些。
不知到什么季节,桃子熟了,一下便被摘完。而听说桃胶也有绝好的功效,大家又都跑去很远的地方去摘采。至于采摘的过程中,偶尔也会碰上被遗漏下来的几个大桃子,我们往往就一并收下了。不管怎么说,固然桃胶能采到的量是远远比不上桃子的,但每次同样是收获满满,令人欣喜。实话说,田间地头里采来的桃胶,实在没有想象中那样好吃,甚至一些没吃完的桃胶还在冰箱里冻着,但我却以为它是弥足珍贵的,毕竟承载着快乐的时光记忆。
在乡下,邻里之间多少比较熟络,许多时候,我喜欢跟着哥哥姐姐们到处去串门,特别是大伯的家里,好吃的东西很多,尤其是莲蓬子,有苦有甜,吃起来别有滋味。
村里的人,圈养鸡鸭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这也为儿时的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玩乐的可能——或是挑逗它们,或是拿没用的本子去吓它们,不过最让人高兴的是,我们总可以拿着吃不完的饭菜偷偷倒进去给它们,看着它们你争我抢的样子,实在有趣极了。
乡村,一个没有城市便捷的地方,一个没有城市繁华的地方,一个家家户户过着寻常日子的地方,可点点滴滴的乡土乐趣却拼凑出我美好的童年记忆。
【影视欣赏】
闪耀的五星
803班 朱晨熙
“我们带你们,回家!”
看完《万里归途》,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
是的,电影里简短的这么一句话,却充分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国家的使命和担当。“回家”,对处身国内和平环境下的我们而言,是如此地轻而易举,如此地不费周折。然而,看完电影之后,我对“回家”却有了新的体悟,当然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电影讲述了北非努米亚爆发战乱,前驻地外交官宗大伟,与新闻司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协助撤侨。任务顺利结束,却得知还有一批被困同胞正在白婳的带领下前往边境撤离点,情急之下,两人放弃了回家机会,逆行进入战区,在撤侨的最后100公里,面对反叛军的枪口, 穿越战火和荒漠,赤手空拳的外交官让125人最终踏上了回家之路……
毋庸置疑,这是一条漫长的回家之路,历经艰辛,更是充满着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之路。
记着电影中,最是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充满光辉的一幕场景——当时,中国外交官宗大伟即使在被当地叛军拿枪对指的万分险境下,依旧坚定地拿出外交护照,亮明身份,以求更大程度地保护好手下的国人。固然,他也深知这一举动背后稍有不慎的不幸后果,哪怕心底里在最后的时刻,不免还挂怀着远方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女儿,但到底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做出了无畏的选择。恰是靠着这份对赌的勇气,他震慑住了叛军,更凭着护照背后的国家力量,他也赢得了带领国人通往回家的路。
是的,一本小小的护照,彰显着自己的国籍身份,更充分体现着本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和影响。平时里不出国的时候,我们自然不觉着护照有什么特别之处,就像普通的物件。可是,当你身处海外,尤其遭遇危险之际,或许它的出现,便会立即成为获取安全庇佑的“护身符”,而每一次“护身”的强大力量来源,谁又能否认,和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兴旺没有关系?
再回想,电影中外交官宗大林,在此次历经万难千险的救援过程中,最终得以将上百国人从战乱的险境里带回伟大的祖国,这可歌可泣的壮举,靠着一个人真的就能够实现吗?显然是难以做到的。毕竟我们感动于中国外交官在此次护助人民回家的任务中所付出的超乎常人的努力,也同样感动于每个外交官在完成任务的行动中,充分体现出作为一名中国公民的自豪与骄傲!
最后,不得不说,“少年强则国强”,国家之强,同样也离不开千千万万国人的奋勇付出,离不开个体的能力贡献与责任担当。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国家建设得更美好,更强盛。
【自评】写作启示:
写作时结构要清晰,有条理。围绕电影的主题贯彻全文。
第一部分:先写电影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语句,再围绕语句中的一个中心词“回家”来展开话题,然后联系生活实际,普通国人的回家与被困海外国人的回家到底有什么不同。(开头)
第二部分:通过前面设置的悬念在进行下一步的内容,向读者讲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主要人物,核心事件和关键结果”进行简明而又生动的概括。
第三部分:运用生动而富有故事性的语言向读者分享觉得最感人的精彩片段。要充分的展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和值得学习之处。
第四部分:由浅入深,从个人角度和国家层面来阐述看完《万里归途》后自己有没有什么深刻的感触,对国家有没有更深一层的热爱与敬佩,是否为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第五部分:再次联系生活实际,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少年,我们能为祖国做点什么?(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