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明珠 ——畲族村北淤

劲松
创建于2023-03-04
阅读 8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北淤,原来叫北川,这个名称的来源,大约和江河有关联吧。北淤村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西部,形成于宋朝时期,常山港从北面绕村而过。据考证,千百年前,常山港经过北淤地段,泥沙淤积成滩,在江北累积成一个半岛,这就是“北淤”最初的雏形。到了明朝以后,河道受阻改道,从北淤北面通过,北淤变成了在常山江以南,但这个古老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北淤离航埠镇五公里,北濒常山港,东枕殿前村,西与常山县招贤镇接壤,南边是320国道线。该村共有三千多人口,有蓝、徐、郑、柴、翁等姓氏,畲族蓝姓占多数,是浙江省境内最大的一个畲族集聚村,建国后北淤隶属北淤管理区,后归航埠人民公社管理。它的前身,是浙江省最大的畲族村——北淤民族村,后来由于人口众多,为便于管理,整个村庄划分为两个行政村,西面为北一村,一千七百多人口,东面为北二村,一千五百多人口。

      北二村有村民451户、1468人,其中蓝姓畲族居民近1000人,是柯城区主要的畲族居民聚居地。其余姓氏有徐、许、郑、陈等。本村外出务工人员约400多人,其中以通勤方式在附近城镇务工的约150人,主要从事泥水工、木工、支架工以及服务行业等。外出时间一般半年左右,柑桔收摘旺季返回本村。北淤的最早居民是畲族人,大多居住在北二村,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 “山哈”——山里客人的意思。“畲”意为刀耕火种。畲族主要分布在闽、浙、赣、皖等省份山区,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的族称。195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北淤这支畲族是在元朝末年从福建罗源迁居而来,最早可以追溯到七百余年前。据《北川蓝氏宗谱》记载:“元朝仁宗年间,蓝元茂的儿子蓝敏,被朝廷封为会稽尉。上任没多久生了一场病,就告假回老家罗源疗养。船驶到衢州北淤,看到这里土肥水秀,顿觉心旷神怡,流连忘行,几个月后病竟然莫名其妙地不治而愈。他便索性暂住了下来,但这毕竟不是自己的故乡,未必是久留之地。忽然一天夜里,神仙托梦来说:故乡固然不能舍弃,但这样的福地是不能失去的。这样他才决定在北淤买地建房。这就是蓝氏最早迁居的祖先。”后来证明北淤确是一块风水宝地,蓝敏和他的子孙们一直在北淤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耕读传家,干得风生水起,畲族蓝氏人丁兴旺。到了明朝末年,更是兴旺发达,蓝敏后人饮水思源,为了纪念先祖们的恩德,开始大兴土木,建造了浙江省最大的畲族祖祠——蓝氏宗祠。每年的三月初三,所有的蓝姓人都会聚集在宗祠里隆重祭祀先祖。他们开埠头,修马路。至今在宗祠的东边,依稀能看出当年因发达的航运带来的繁华景象。

      北淤蓝氏宗祠建在北淤的中心位置,位于北二民族村内,占地650平米,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浙江省境内最大的畲族祠堂。正门为三重檐歇山顶,屋顶中间一柄方戟直指天空,两旁锦鲤相伴,共同护佑着这座畲族蓝氏的“大宗祠”。高悬的牌匾,浑穆的“汝南望族”四个大字让我们约略知道,畲族的始祖,最初出自中原名门。左边的石碑上镌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在30年前就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2013年,又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蓝氏宗祠整体布局为三进二明堂。沿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为门楼、前厅、天井及两厢、正厅、天井和两厢、后楼。门楼步廊设卷棚,保存完好。上为戏台,戏台顶施藻井,中间大书“韵旪阳春”,左右各书“金声”、“玉振”。畲族居住在汉地多年,很多的习俗早已汉化,唯有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合族祭祖的典礼,从未间断,而且仪式非常隆重繁复。

      蓝氏宗祠二进为“种玉堂”,书法厚重朴茂,未曾料竟出自一个乳臭未干的13岁孩子之手。那可是开化天才少年戴敦元进京赶考,父子乘船至北淤后突遇涨水,滞留时正好发现二进殿梁上匾额空空如也,戴父就命儿子挥毫题写,成就了一时佳话。此去戴敦元一举高中,成为乾隆58年进士。二进的梁柱巨大,明间为四柱拾梁式,次间为五柱穿斗,前设卷棚,后为双步架。整座建筑用料奢华,风格粗犷豪放又不失典雅精致。梁上雕刻有各种人物故事、花鸟饰品,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蓝氏宗祠第三进为供堂,属抬梁式屋架。有宽大的石供桌摆放祭品,正中上位是一排高大的神龛,神龛外设有细格栅门,非常科学,既可以看见安放的灵牌,又通风透气,这种独特的结构造型是其他宗祠无法比拟的。

      北二村有条全长一百三四十米的老街,历史上有南货店,“钟德堂”药店,猪肉店、豆腐坊,布店,打铁铺,对面还有一个凉亭供大家休憩喝茶。最后一家是棺材铺。那时北淤有六个码头,最大的是蓝家埠头,水运非常发达。到了六十年代后期随着陆上交通的迅速崛起,蓝氏码头走向衰败,老街建筑有的倒塌,有的残存,有的破败。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老街得到了极大的保护开发,加固修缮了青石板路,两旁房屋大部分得到修葺粉刷,有的拆除后种上花卉,变成美丽的休息场所。北二民族村东部有关帝庙,以前曾被改造位北淤小学。现今在关帝庙旁,北淤民族小学重新修建,生源以北一、北二村、殿前村、邵家村为主,二层楼的“翁美楼”由华侨捐建。学校目前由柯城区大成小学托管,六个年级六个班,大约一百多个学生。

     北一民族村全村住户567户,人口1786人,其中蓝姓畲族占52%,其他姓氏有柴、翁、郑、陈等。耕地面积1300多亩,人均年收入6800元,是柯城区4个民族村之一。北一民族村西面村头建有防洪坝(古称鱼梁坝),江边有古樟树群,古埠头,远近闻名。翁家厅位于北一行政村东部,占地面积600平米,有一百多年历史,大约是翁姓族人建造,里面雕梁画栋,巨大的圆木立柱、“牛腿”、花板等构件保存完好。里面建有戏台,观看台,天井等,以前是村民看越剧、婺剧的好场所,现在在进一步修缮中。

      北淤村民素来吃苦耐劳,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柑桔,主要作物是椪柑,椪柑果大味酸甜,肉质鲜美,改革开放后,进一步扩大种植柑橘,有的家庭,年产柑橘达到几万斤,为村民致富起到了主要作用。北淤村民还从事过草袋加工业务,就是用机器把稻草织成大草袋,专门用于包装柑橘用。针对北淤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很多村人从事跑运输,贩橘子,运木材,捕溪鱼,养蜜蜂等职业,迅速发家致富。到了近年,每年都有数十人考上大学,新生代大多在外求学后,便在外面闯荡世界,留在家乡的,因为橘子产量和价格波动很大,开始另谋出路,办起了橘子加工厂,来料加工厂等。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北一、北二村民都向南发展,沿路建造了许多新房子,新村建设蓬勃发展,北二村还建设成了全新的农贸市场,古老的村庄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阅读 8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