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甘生
中国国学学会名誉会长
香港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原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宝鸡市周易研究会名誉会长
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国家高级美术师
国礼艺术家
青年毛泽东扮演者
宝鸡市金台区政协第八届特聘委员, 笔名王瀚生, 号西岐山人, 生于甘肃, 祖籍陕西, 大专文化、法律续本。下过乡, 参过军, 当过工人,美术教师, 公安干警, 检察官, 政法委干部, 两次荣立三等功, 四次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研究《易经》50来年,人生道路坎坷,业余爱好广泛。
受家庭熏陶,从小酷爱艺术。19岁起开始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美术作品,作品先后在国际,国内和省市参赛,参展并多次获奖。美术代表作有反映检察官生活的国画作品《夜》;强化环保意识的宣传画《在有限的土地上》;反腐倡廉内容的宣传画《以此为鉴》;反映军旅生活的国画《为了一个目标》;呼吁保护名胜古迹安全防火的国画《取新经》;反映改革开放好形势的木刻《山妹子》等。个人艺术传略被载入《陕西美术家》、《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华名人大典》等多部典籍。近年来以国画山水为主。曾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应邀与各地书画名人座谈交流。
目前先后出个人绘画专辑两集,集邮册六集,绘画作品被中国邮政作为“国家名片”发行,被誉为:中华文化复兴践行者;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等。
作品笔墨流畅,朴实凝重,在构图上以斗方为主,如此便于收藏和悬挂。他的作品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中比较写实的一面,又传承了中国文人画才、学、识的三者统一,他把唐诗、宋词、易经融入作品中,借画抒情,用笔墨来传达精神,表达生活,给人以美的感受。
他的每一幅画,都产生于作者在现实社会和自然生活中的真实情感,美在自然,美在真切,纯朴厚实,不装腔作势、故弄玄虚。在他的作品中,山水、民房、窑洞、牛羊、村姑,都能把人带入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引起情感的共鸣和想象的空间。其中国风水画有独到之处,他把细腻的国画笔法、意境与周易风水理念融为一体,曾被誉为“中国风水画家第一人”作品具山川江河之美的欣赏价值和天人合一,政通人和,世运亨通,禄寿福祉多元的内涵,淳朴而不平庸,多彩而无娇艳。观之,耐人寻味;尝之,心旷神怡。各路名流显要们以收藏其画作为乐事。《取新经 》、《在有限的土地上》、《锦绣河山》等被视为其传世之作。《锦绣河山》(六米长卷)中充分体现《周易》“和谐”内涵,如:三江源头寓意华夏世代生息,饮水思源之意;林间以品字形而建的民房表达中华儿女的品格;江中一男一女乘帆而去,传递“好”、“一帆风顺”的信息;广阔的洋面,冉冉升起的红日,告诫人们“海纳百川”,“福如东海”的缘由。
绘事后素
甘生者,甘肃所生人也。这在中国,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但这个普通之人,却表现出许多奇特的才能和追求:务农、事工、行伍、从教,又喜习《易》、学佛、演艺、武术。但他从小所孜孜不倦的,还是绘画。 绘画是他才艺激情的展露平台,是他精神心灵的全部寄托,绘画成了他生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看甘生的画,似乎平实无奇,正如同初见他这个人给人的印象一样。谈不上皴法笔墨、谈不上起承转合。可倘若你仔仔细细看的话,你会感到一种强烈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沟壑塬坡、草树稼禾,是那样地真真切切,是那样地鲜灵活现。许多画里,你仿佛可以读到这片黄土地上的物候地貌,人情掌故。甘生祖籍是陕西歧山人,他等不得叶落,小小年纪,就归了根,就回到陕西。其实,他就是这三秦大树上的一片普通而鲜活的叶片。所以他说:“我表现的主题永远是魂牵梦绕的故乡” 。
正是基于这种浓厚的故乡情结,使他把对环境问题的向往和忧虑,也通过画笔表达出来。在他的许多画里,都可以看出他对风水的理解和关注。
对于什么是“艺术”这个问题的讨论,总是无止无休。但各家各派似乎都并不排斥一种权威的解释:“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
从这样的定义去理解,甘生的作品里,真是有着我们许多的艺术家所欠缺的那种对故乡,对自然的深情厚谊和持久激情。
山水画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来的画家都注重追寻自我与自然的默契,努力去表现内心的精神渴求,这种文化意识在将自然人格化的同时,亦赋予人格以自然特性。他们对山水的描绘中,寄寓了深厚隽永的人文精神,“山水”在他们的心目中已不再是自然的存在,而是充满“意义”的、人文化的自然。
甘生的画,是平实无奇的,它质朴而真诚。
在《论语·八佾》里,孔子曰:“绘事后素”。 孔子所提出的“绘事后素”的命题,历来解释纷纭,莫衷一是。其实这一命题含有“后于素”与“达于素”的两种意义指向,并且在历来的绘画理论中有着深刻的表现。但对于“质素”的美学观,显然是被中国的艺术界肯定的。《老子.十九章》说“见素抱朴”,这个观点很值得注意。“朴”按《说文》:“朴,木素也”。未经雕琢纹饰之木,为朴。朴是老子对质美的最高评价。
看了王甘生的画,使我们又一次地感觉到,在充斥市场的矫揉造作的作品对比之下,不是更显出素色的可贵吗?
西安美术学院 陆 楣
二00七年五月二十六日
宣传画《以此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