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下午,董亚娟名师微团队成员吴旋珠老师在公明中学语文科组会议中分享命题比赛参赛心得,吴老师从积极参与,依标据本,情境拟题,参考借鉴和团队力量等五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积极参与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基本功在教师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一系列的比赛极大提升了吴璇珠老师的教学基本功,这是她站稳讲台的底气,也是老师不可取代的专业性。
二、依标据本
课标和课本是整个语文教育的风向标,吴老师建议大家平时要熟读课标和课本。光明区的命题比赛基本是给一篇阅读拟4道题,所有题目必须写出课标的相关依据。在命题时要能够快速找到课标的依据。课文作为参照,很多课外研究探讨的题目都很不错,老师们可以借鉴学习。
三、情境拟题
情境化,实践性等要素也是课标的明确要求,命题本质是指向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设置相关的情景,4道题一线穿珠的形式,这样的题目应该是会得到较高的分数,可以看看去年命题比赛前三名的试题,研读这些试题,我们也可以发现命题时也是有一些基本的模式,这也是吴老师思考出来的,甚至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特定的情境,如文学社、戏剧编排、镜头特写等,像这些比赛,形式越新颖越有创意越好。
四、参考借鉴
还可以参照一些地区的题目,南山的题目比较创新、罗湖的阅读材料选得比较有深度,江浙一带的题目很不错,考察学生思维的能力,能充分体现高阶思维的要求。
五、团队力量
独行快,众行远,比赛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比较多,如果能有团队的力量那会好很多,如试题的分析,模板的修改,拟题的训练等如果有更多的人给点意见会更好。非常幸运的是,这一点公中语文科组一直都有这样的传统。
最后,吴老师真诚地感谢科组的每位老师:喻老师不辞辛苦帮着磨课;黄欣怡老师在准备班主任能力大赛时多次一起讨论教学设计;第一次上区级公开课时,董老师逐句帮忙修改逐字稿;上名著课时,张琼老师帮着理清课堂思路,第一次当备课组长的时候,徐佑兰老师把她的资料倾囊相授,毫无保留……这样的科组氛围,真的不多,年青老师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抓住这样的好机会,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