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听力障碍会严重影响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 。2023年3月3日是第二十四个全国“爱耳日”,养成科学用耳行为,在家庭、公共场所等自觉减少噪声排放,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听力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一:儿童听力损失的原因:
1、产时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黄疸。
2、感染:母亲怀孕期间感染风疹、巨细胞病毒等可能引起新生儿听力损失,此外脑膜炎、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等也可能导致听力损失。
3、耳部疾病:耵聍(耳屎)栓塞,咽鼓管堵塞引起中耳积液(非化脓性中耳炎)等常见耳部疾病也可以引起儿童听力损失。
4、噪声:长时间大音量的使用智能手机等个人音频播放设备可能引起听力损失。烟火爆竹等短时间高分贝的噪声可能会引起永久性听力损失。
5、药物:用于治疗感染、疟疾、耐药结核及癌症等多种药物,因其具有耳毒性,均可导致听力损失。
二、如何保护幼儿听力,科学用耳?
1、戒掏耳朵
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常用耳勺、手指掏挖耳朵,但这样很容易造成耳道损伤,甚至引起感染、发炎,甚至伤害鼓膜。其实,耳屎(也被称作盯聍)对耳朵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防止感染、黏附灰尘等,而且耳屎的特殊味道有一定的防虫作用。从理论上来讲它可借咀嚼等下颌运动自行排出。
2.耳朵的清洁,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毋须特别清理,只要清洗外耳廓便可。不要以为棉花棒是较佳的洁耳工具,其实这只会将大部份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崁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遗留在耳道内。很多小孩子经常都会将细小物件塞入自已的耳朵中。当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应保持镇定,然后立即带小孩去看医生。父母应教导儿童不要乱塞东西入耳,亦不可试图自行替小孩挖出异物,以免引起外耳感染。
3.避免噪声污染,幼儿听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太大的声音刺激会损伤稚嫩的听觉器官。高音量快节奏的音乐,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使听力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
4.家长应提醒孩子注意用耳卫生,特别是听MP3等音乐时,连续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音量不宜过大;耵聍较多时最好到医院就诊;如果有外耳道流水或流脓,及时就医;慎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耳毒性抗生素,它们能损害听觉神经。
5.麻疹、流脑、乙脑等传染病都可能损伤听觉器官,造成听力障碍。因此,要按时接种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积极防治各种急性传染病。如果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应特别注意保持患儿口腔、鼻腔和咽部的清洁,以防细菌蔓延感染到中耳。小儿患急、慢性中耳炎时,更要及时、彻底治疗,以免留下后患。
春天叫醒耳朵,是让你欣赏美丽。幸福叫醒耳朵,是让你感受甜蜜。快乐叫醒耳朵,是让你健康如意。3月3爱耳日,宣传叫醒耳朵,是要你爱护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