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深耕新课标 芳华待灼向未来——实验小学2022版课标解读专题教研活动

实验小学
创建于2023-03-02
阅读 307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归万物苏,美好向新生,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为了更好地领会和贯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的精神,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并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2023年2月22日—2023年3月9日,实验小学在去年初步学习新课标的基础上,再次开展了学习新课标,把握新航向的新课标解读专题教研活动,掀起了新的学习浪潮。

语文组

         首先,吴国萍老师对新版课标五大主要变化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解读。

        她从“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五个方面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详尽的分析,带领老师们了解了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把握了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让老师们对新增的“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等内容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她的解读既有理论高度的提纲挈领,又有大量的直观易懂的案例,让老师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导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随后的几次教研活动中,六位语文教研组长,将新课标分几个板块再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   

       孙奋飞老师对新课标的“课程主题”这一板块进行了解读。

       她以“立足新课标,聚焦课程标准”为主题,对课程主题的内涵、载体形式、比例及教学建议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尤其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外国优秀文化”主题的主要载体有什么,以及在语文课程中的占比进行了解读,其次,她结合教学,提出了这些主题的课文内容的建学建议,给老师们带来了深刻启示。



        李艳老师对新课标的“学习任务群”这一板材进行了解读。

       她聚焦三个层面的六个学习任务群,强调六个任务群对应的语文能力及核心素养培养,针对单元内容结合新课标,明确的学习目标统领下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任务群的设定进行系统规划、整合设计、关注联系、关注发展,充分发挥和落实单元的学习价值,以清晰的路径整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她针对三个层面学习任务群中的“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探究”“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任务目标进行了内涵解读、内容解读和策略建议,让老师们对课程内容结构和呈现方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老师们今后的教学起到了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肖倩倩老师解读了新课标“核心素养”板块。

        她带领大家从核心素养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再次深入理解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其次,她细致解读了核心素养对三个学段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也给老师们明确了语文学科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以文化人”的重要意义。

        她深入三个学段,解读了每个学段中如何把握教学的重点,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实施建议,为老师们指明了课堂教学应该把握的方向。



        高苗苗老师对“课程理念”这一板块进行了解读。

        她强调课程理念的总目标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是以“文化自信”为前提,以“运用语言”为基础,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

        她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课程理念的“育人功能”“课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课程内容的整合”“学习方式的变革”“评价的导向作用”,将新版课标和旧版课标的理念进行了细致对比,让老师们明确了新版课标从“语文素养”到“核心素养”的理念变化,将新版课标的育人功能诠释得淋漓尽致。



        马辉兰老师对新课标的“教学建议”这一板块进行了解读。

        她结合课标指出,语文学科要立足核心素养,发挥“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体现语文学科的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课堂上要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另外,还指出要关注互联网时代的语文生活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她从新课标的特点入手,由面到点,深入浅出,让老师们对新课标下的“教学建议”有了新认识和理解。



       李伟老师对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评价方式板块进行了解读。

       她从新课标课程修订的变化开始说起,从课堂评价、作业评价、阶段性评价等方面详细地分析了新课标理念下评价方式的变革,给老师们提供了过程性评价方式的一些思路。



数学组

        吴海英老师对“新版课标的主要变化”这一板块进行了解读。

        她从修订背景和意义入手,明确了20年来再次修订新课标的重大意义,通过对“课程变化”“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这七个方面的研究,进一步阐述对"数学新版课标的主要变化"的解读。



        史淑芳老师对新课标理念下的“课程理念”进行了详细解读。

        她从数学新旧课程标准的比较入手,重点解读了“数学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她用学段目标、教学目标找方向;根据教材特点、教材重难点定教法;应教材内容、学生情况做安排。真正践行了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



        保万朋老师对新课标理念下的“核心素养”进行了解读。

        他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对"数学核心素养理念和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课标教学实施的具体建议。



        李永华老师对新课标理念下的“评价方式”进行了解读。

        她从课标中的评价建议内容入手,梳理理论知识,辅以案例实践,发表自己对于评价的理解,探索新课改之路。



        康大凤老师对新课标理念下的“课程内容”板块进行了解读。

        她以“图形与几何”为例,对这个知识版块的易错点、考点做了深度分享;对于图形与几何她建议让学生多看、多悟、多画。



        李彦妮老师也对新课标理念下的“课程内容”板块进行了解读。

        她分享了“数与代数”领域在新课标中的变化,结合例子解读数与代数领域下的核心概念和数运算一致性,并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对学科内容进行结构化的整合,以结构化促进内容的整体把握,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英语组

        许菲老师对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整体课标变化的解读。

       她就新课标新增的内容,以及新旧课标的变化进行了充分的对比分析。重点讲解了新旧课标异同概览,新课标之新意解析,新课标、新课堂等,其次她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与老师们分享了教学中的实施方法与策略,用实际教学案例为大家解读新课标的理论知识,为后续教学教研工作更新了理念,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沈梦老师对新课标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解读。

        她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从单元整体设计的目的、内涵、设计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以课堂教学为例,从从课堂实际出发,创设英语语境,将教、学、评融为一体,发挥教学机智,及时针对内容对学生作出评价,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她的分享也为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和实践指明了更清晰的方向和道路。



 

        冶秀兰老师对新课标下的“英语课程内容设置六要素”进行了解读。

        她从四个方面像我们详细讲解了新课标的内容,告诉我们如何正确理解新课标,讲解的过程生动,形象,借助图形,让每位老师能直观,清楚的理解新课标的内涵。



        李青老师对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建议”进行了解读。

        她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课堂教学建议,即:开展模块整体教学设计、深入研读教学语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导整合性的知识学习、持续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以期最终落实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李培蓉老师和李鑫老师对新课标理念下的“核心素养与目标”板块进行了解读。

       她们从英语新课标的新要求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建议两方面帮助大家探索新的课程内容、新的教学方式以及新的教学策略。生动 阐释了“育人价值、育人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她们进一步结合新课标指出,英语课堂教学应聚焦提升格局和优化生态,实现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基于现有教学基础思考新突破和新发展,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探究和分享。

        



     课标是“纲”,提纲挈领,让老师们抓住重点;

     课标是“灯”,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课标是“圈”,令教学知范围懂分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中,老师们一边认真倾听记录,一边积极思考,加深对新课标的认识、理解,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打好了理论基础,从而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努力做到心中有纲,胸中有本,眼中有人,手中有法。



      心中有课标,脚下方有路。今后实验小学将持续引领教师结合实践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行,我们将循着新课标这座灯塔,砥砺前行,开拓新课标下教学的诗与远方。



        教育,是尊重和唤醒!

        教育,是给孩子更多可能!

        教育,是致力于生命成长的引导!

        教育,是给孩子一个个美丽的期待!

        

        照片收集:各教研组

        图文排版:陈  冬  丽

        编辑校稿:吴  国  萍

        监制审核:李  添  英

        活动策划:教  导  处


阅读 307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