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从3700年前的二里头文化开始进入青铜时代,一直到西汉时期完成铁器的推广,青铜作为中国冶金和工具的核心一直持续了一千多年,诞生了无数精品,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不知道有没有人有这样一个疑问,在许多博物馆之中,我们可以看到青铜兵器,餐具,炊具,乐器,但唯独少见农具,而农业确是最核心的生产部门,那么青铜时代的农民使用青铜农具了吗?
比较可惜的是,青铜农具确实占比不大,以河北为例,长期以来商代的青铜农具出土甚少,一个遗址之中往往只有零星发现。
但只看数量,全国范围内,商代和西周的青铜农具出土数量并不少,商代有705件,西周略有增多,为768件,其中斧、钁、锛是数量最多的几种农具,其中商代的铜斧数量甚至达到300件以上,但铜斧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农具,也可能用作伐木开采工具,而且现存的商周青铜农具里有很多不是实用器,青铜斧是否能归入农具还需谨慎考虑。
并且根据统计,商代、西周时期石、蚌镰、铚还大量使用,一直等到东周时期, 金属的利刃器才开始代替石、蚌质的镰和铚。
如青铜铸造农具就可以铸出纳柄的銎, 使得安装方便快捷, 柄与器身的结合牢固耐久, 方便用力, 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1.浙江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骨耒2.江西三千年前新干商墓铜耒比较】
可见西周时期青铜农具性价比不高,无法在自由民阶层普及;但在贵族的领地内,由于青铜农具对生产力改进及土地管理的规模效应,青铜农具已经基本具备大量使用的经济可行性无法普及到自由民阶层,不可能实现对非金属农具大范围的替代,考古发现也证明:周原地区从西周中晚期才开始出现了铜农具,但这时出现的农具还处于试铸阶段,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才开始出现大型农具。
【刨土工具-钁-商代晚期】
当然,青铜时代的人们还是流传着青铜农具的记忆,比如流行于中原地区的布币,从春秋到战国,早期布币十分接近农具“钱”的原型,因首部还保留有插木柄的孔,故称“空首布”。但空首布铸造工艺复杂,又不便于携带流通,所以逐渐改进成更加轻薄扁平的“平首布”。“平首布”中依据各部位的细微变化,又有桥足布、锐角布、尖足布等多种形制,后来方足布取代其他布币形制,成为流通最广、存世量最大的布币种类。
从形制上看都是农具是铲的形式,而铲就是由钱演变而来,所以可以判断出这些布币就是由农具钱逐渐演变而成的。
虽然后世不同时期,钱的形状在不断变化,形似农具钱的布币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货币称为“钱”却再也没有改变过,一直沿用至今,从农具钱到货币钱,这也是农业文明的传承。
虽然青铜时代的青铜农具不甚发达,但农业给人类带来的发展和推进,以及人类对农业的祈盼追索,让时代不算前进,走向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