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吃得安心,把有温度的服务践行到实处,我校于2月22日向学子们敞开“厨房后花园”,举办了一次以“眼见为‘食’,口入为安”为主题的参观活动。
在大队辅导员方媛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排好队,高举鲜艳的大队旗,安静有序地到达餐厅入口,认真听取方老师介绍本次活动的主要流程及注意事项。
在工作人员的的协助下,同学们入场体温检测、双手消毒、佩戴一次性食品工作帽、口罩。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同学们正式进入了“餐厅的后花园”。食品库,大米、面粉、花生油等离地离墙整齐码放,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所有食物都有固定位置,张贴名称、进货时间、保质期限。
切配间里,师傅们对不同食材进行分类处理,蔬菜清洗池、肉类清洗池、水产品清洗池区分明确,毛菜筐、净菜筐各就各位,各种加工工具也用醒目的颜色进行区分:动物性食品原料加工用具为红色,植物性食品原料加工用具为绿色,色标管理作为餐饮从业人员操作习惯的规范,通过对物品的合理分类和标记,最大限度降低食材交叉污染的风险。
在洗碗间,每一副餐盘、碗筷都要经过“三步走”才能完成清洁过程:第一步先用洗洁精做油渍、污渍处理;再用清水对洗洁精做全面清洗;最后再用流动清水做最后的复洗,确保每一套餐具没有任何残留。
接下来所有餐具被放置蒸箱进入消毒环节,同时筷子也要进行每周两次的盐水蒸煮,达到消除细菌,保持干净卫生的标准。所有餐具结束清洁、消毒流程后全部倒扣在置物架上,等待同学们的再次使用。
在烹饪区,有五口大锅,三口锅负责炒菜,两口锅负责熬制稀饭,汤等。这里是负责炸煎炒的工作,旁边就是我们的蒸箱,这里主要是负责蒸的工作,在这个位置一般用来进行米饭,馒头,面食制作,和餐具消毒等一些工作。
每台机器都是“专机专用”,用来蒸米饭,馒头,花卷等主食,以及蒸其他的东西机器都是分开使用的.
为了保持空间清洁,主食副食有专用的排风按钮,专人负责,保持食堂环境安全卫生.
在食品留样区,为了保证学生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及时查明食物中毒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救治措施,我们的食堂实行严格的食品留样制度。首先留样用专用容器放入专用冷柜;每种食品留约250克,留样时间为48小时;留样容器和留样冷藏柜必须每日清洗、消毒;同时每餐的留样都有专人做详细记录。
进入洁净区后,张贴有精细化管理表格和食品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的一个个蓝色文件夹和餐厅工作人员健康证登记手册映入眼帘,同学们仔细查看文档中记录的每一项资料,深深体会到学校在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用心。
参观完毕后,2月27日主题班会期间,学生代表们将自己的参观心得和餐厅的具体情况向同学们做了汇报讲解,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到我们学校在食堂卫生安全工作的中的各种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