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洛阳城,半部中国史——国培计划(2022)内乡县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

流星雨
创建于2023-02-26
阅读 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要了解洛阳的历史文化,甚至整个中国的历史文化,就不能不来洛阳。有人统计,在二十五史中,“洛阳”共出现了3549次,平均不到8700字就出现一次,可以说“一座洛阳城,半部中国史”。而要看洛阳城,就不能不来洛阳博物馆,参观洛阳博物馆是了解洛阳城的最快捷方式。

      朝阳初升,霞光微醺,我们一行班主任教师怀着热切的期盼踏上了去往洛阳市博物管的班车。9点半左右,我们抵达博物馆,并在门口拍照留念。

      整个博物馆上下两层13个展厅,分为河洛文明(第1、2、3展厅)、石刻艺术馆(第4展厅)、书画馆(第6展厅)、汉唐陶俑馆(第7展厅)、唐三彩馆(第8展厅)、珍宝馆(第9展厅)、宫廷文物馆(第10展厅)、王绣牡丹艺术馆(第12展厅)等八大专题陈列。

第1、2、3展厅——河洛文明

       河洛文明包括三个展厅,以时间为序展示河洛文明在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北宋时期的发展历程。

第4展厅——石刻馆

       出第3展厅,对面便是石刻馆。洛阳地区历代石刻遗存众多,时代跨越汉唐直至明清,这一展厅主要展出石刻造像和碑碣墓志等。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的东汉石辟邪在这个石刻馆中。辟邪是古人敬畏的神兽,《山海经》载:“穷奇,状若虎,有翼”。石辟邪是东汉时期镇墓兽的主角,它能去恶除鬼、保护墓主人灵魂不受侵扰,更是墓主人身份等级的标志。

      东汉石辟邪高1.9米、长2.9米,重达8吨,是全国所有出土的石辟邪中体型最大的。此辟邪为光武帝原陵神道一侧的石刻,用完整的一块青石雕成,身若虎豹,头类狮子,身长双翼,造型奇特。石辟邪雕刻精美,代表东汉时期我国石刻艺术的最高水平。

第7展厅——汉唐陶俑馆

       汉唐陶俑馆展览以时间为序,分为汉代、西晋、北朝、隋唐四部分,通过400余件陶俑勾勒出古代陶塑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陶俑作为古代陪葬的冥器,源于盛极一时的人殉葬俗。大大小小、形态逼真的俑像其实也是古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第8展厅——唐三彩馆

        唐三彩馆共展出唐三彩200余件,全部都是国家二级以上文物。展品主要分俑像类和生活器皿类,俑像类包括人物俑和动物俑,比如文吏官、武官俑、天王俑、贵妇俑、侍女俑、男侍俑、骑马俑、三彩马、三彩骆驼、镇墓兽等。


第9展厅——珍宝馆

       洛阳博物馆馆藏文物40余万件,其中珍品1.8万件以上,它们都是中华文明的珍贵记忆和最重要的物证。珍宝馆的展品虽然只要20多件,但件件都是精华,要么第一,要么唯一,要么最大。

第10展厅——宫廷文物馆

       宫廷文物馆中的文物是1973年由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拨给洛阳博物馆,原藏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多为清代全国各地进贡之品,文物包括三世佛和众佛、宫廷家具及家居装饰等。

       金丝楠木塔高约6米,重约4吨,八面三级重檐,周身有304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尊鎏金菩萨。除了鎏金菩萨外,其他部分均为金丝楠木。整座佛塔雕刻手法多样,全部采用榫卯工艺,不用一颗铁钉,堪称佛教艺术中的珍品。

第12展厅——王绣牡丹艺术馆

       第12展厅主要展出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洛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绣的写意牡丹画和牡丹青花瓷精品。王绣对牡丹画的创作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所画牡丹雍容华贵,高贵典雅,开一派画风之先,使牡丹画作品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在参观的过程中,每一位学员都求知若渴,个个都听得认真、专注。

       洛水穿流于熙攘的城市,千年不息。孕育了灿烂的河洛文明,同时又将千年帝都文明的遗迹冲刷殆尽,唯有洛阳博物馆这颗遗珠静静坐落在古老文明的土地上,成为一座永远屹立的精神丰碑。学习之路也如洛水川流不息,感谢此次国培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也会将国培中学到的知识传承下去。

阅读 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