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十七•安全】——春季传染病防控

🌻K
创建于2023-02-26
阅读 4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银川市兴庆区第十七小学每周安全提醒

      当前,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多变,这一季节是新冠肺炎、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水痘、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对于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儿童来说,细菌、病毒更容易趁虚而入。现将几种常见的春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春季常见的传染病

No.1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

一、主要症状:

1.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

2.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传播途径:1.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3.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二、预防措施:

1.勤消毒,多通风;若出门,戴口罩。

2.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洗手。

3.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等,出现上述症状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No.2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一、主要症状:

1.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

2.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染。

二、预防措施:

1.注意孩子的卫生,监督孩子勤洗手。

2.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孩子。

4.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No.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一经确诊,隔离期为一周(7天)。

一、主要症状:

1.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2.儿童和老人并发肺部感染。

二、预防措施: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5.尽量避免儿童出入公共场所。

6.注意儿童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No.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一、主要症状:

1.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2.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传播途径:

1.密切接触传播。

2.呼吸道飞沫传播。

3.进食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会感染。

二、预防措施:

1.外出回到家,第一件事一定是先洗手,尤其是成人,虽然不易感染手足口病毒,但可能是病毒携带者,回到家一定要洗完手才能接触孩子。切记,千万不要跟小朋友嘴对嘴亲亲哦,这样非常容易传染病毒。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对小朋友经常接触的毛巾、水杯、玩具等也要经常清洗、晾晒、消毒。

No.5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一、主要症状:

1.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

2.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丘疹—水泡,常伴有瘙痒,1-2天后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3.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部更少。

二、预防措施:

1.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 流行期间与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 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No.6猩红热

猩红热(scarlet fever)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

一、主要症状:

       猩红热的潜伏期为2-5天,发病急,患病的儿童会突然出现高热、咽喉疼痛、反胃恶心、剧烈头痛等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在病程的不同时期,猩红热症状也有所不同:

1.猩红热潜伏期:通常为2-3天,短者1天,长着5-6天。外科性猩红热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2天。

2.猩红热前驱期症状:从发病到出疹为前驱期,一般不超过24小时,少数病例可达2天。起病多急骤,当局部细菌繁殖到一定数量,并产生足够的外毒素时,即可出现症状,有畏寒、高热伴头痛、恶心、呕吐、咽痛等。孩子在起病时烦躁或惊厥。检查时可见咽部炎症,轻者仅咽部或扁桃体充血,重者咽及软腭有脓性渗出物和点状红疹或出血性红疹,或可见假膜形成。颈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3.猩红热出疹期症状:多见于发病1-2天出疹。出疹从耳后,颈及上胸部,然后迅速波及躯体及上肢,最后到下肢。

二、护理方式:

⒈居室应通风,尽量让患儿隔离独居,避免传染给别人,也可防止其他感染。在急性期要卧床休息,以免产生并发症。

⒉要给予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且要易消化,发热出疹时应让患儿多饮水。

⒊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一日3~4次,清除鼻腔分泌物,用青霉素软膏涂口唇和鼻腔。

⒋皮疹退后可出现皮肤脱屑,有痒感,要防止病儿抓挠患处,可以给病儿带上手套,痒时可涂炉甘石洗剂。且不要用手剥脱皮屑,以免引起感染。衣服宽大,被褥轻且宽松。防止过紧引起瘙痒。

⒌观察病情变化。在发病2~3周时注意小便颜色是否加深,如尿液似酱油色或洗肉水色,尿量减少,面部、四肢浮肿,或出现关节红肿痛等症状时,可能有并发症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⒍在出现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时,应及时就医,防止出现病情加重。

No.7肺结核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肺结核。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后低烧、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肺结核是传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若不彻底治疗会影响生存质量、丧失劳动能力,甚至造成死亡。同时还有可能会传染您的亲人和朋友。如果得了肺结核没有按疗程完成正规治疗,极有可能转化为难治的耐药结核。

      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健康人可能通过吸入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喷出的飞沫而被感染。但是,一般人感染结核菌后不会发病,只有身体抵抗力低的时候才会发病。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概率约为10%。感染结核菌但不发病的人,不会传染他人。

一个人是否容易患结核病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侵入人体的结核菌数量和毒力;二是人体的抵抗力。

一、以下人群容易患结核病:

  ①儿童、青少年、妊娠或生产后妇女、老年人等人群抵抗力弱;

  ②患有糖尿病、矽肺、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抵抗力低,容易发生结核病;

  ③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人;

  ④生活过度紧张或疲劳过度,生活不规律等也易发生结核病;

  ⑤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严重感染结核菌的人。

二、预防措施:

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增强机体抵抗力;若有咳嗽、午后低热、盗汗、胸痛等症状,应及早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做胸部X线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No.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为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多为散发性,在冬春季可引起流行,患者多为儿童和青少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起发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化脓性改变;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部分病人暴发起病,可迅速致死。

      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高达50%,感染后细菌寄生于正常人鼻咽部,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高,不引起症状不易被发现。流脑是通过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打喷嚏、咳嗽等形式,使病菌随飞沫进入其他人呼吸道而感染。

如何预防:

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①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

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②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③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

④学校、办公室或居民家中应做到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

如周围有流脑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加强消毒卫生工作。

⑤每天晚间要认真刷牙(一般不少于3分钟),刷牙后用温生理盐水漱口,仰头含漱能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⑥注意环境卫生。

No.9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一、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二、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三、易感人群: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四、预防措施:

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爸爸妈妈们可以为宝贝们做些什么呢?

1.家长们可了解一些有关传染病的相关预防知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积极配合班级教师做好传染病的管理,做好孩子的个人卫生;

3.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按照季节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

4.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口聚集的场所和空气污浊的场所游玩;

5.家长应坚持上学前和回家后给孩子自查,发现异常(如:皮疹或者手、足有水泡、发热、腹泻等症状)及时送医治疗,并向老师请假;

6.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和锻炼习惯,合理搭配孩子膳食,少吃零食;

7.加强家校沟通,及时与教师交流孩子的健康状况。

编辑:李慧

审核:刘国林

时间:2023年2月27日

阅读 4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