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考的地方必有所获,
有钻研的地方必有所得,
有磨炼的地方必有成长,
有目标的地方必有希望。
相约语文,遇见美好!
——致敬每一位躬耕不辍的奉天小语人
绿意盈帘,荷香满塘,盛夏是炎热的考验,亦是成长的淬炼。7月21日、22日,沈阳小语700余名骨干教师相聚云端,参加沈阳市小学语文教师岗位“大练兵”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版)》培训活动,共享思维盛宴,聆听成长的声响。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会议由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任海宁主持,任老师以新课标为切入点,从培训内容与培训意义两个角度,寄语全体与会教师:在教学教研中做源头活水,将新课标理念与课堂实践相结合,用好统编教材,结合教学实践,展现沈阳小语人对于课本、课堂、课标的深入思考。
辽宁教育学院基础教研中心小教部副部长、小学语文教研员崔凤琦做了“学习新课标,改进课堂教学,教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专题报告。崔老师指出新课标的颁布是义务教育新课程释放的改革信号,它着眼的是几十年后强大的人才擘画,写意的是新时代新人培养蓝图的战略考量。崔老师从“研究新课标,清晰新方向”;“改进课堂教学,研究新要求”;“提升教师素养,形成新突破”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与会教师们感受着崔老师的育人情怀,如沐春风,更明确了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教什么样的语文知识。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沈河区教育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马岩老师做了题为“形神兼备——模拟课堂的更高要求”的专题探讨。马老师提出教师和教学在无生授课的过程中都要力求做到形神兼备,使听课者感到仿佛被带进了真实的课堂。眼中有生,口中有生,举手投足中尽显教师设计之妙,言谈举止中尽显教学技能之高。马老师结合课例《夏天里的成长》,从教育理念及流程设计、教师教态等方面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交流,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娴熟的实践经验。马老师丰富幽默、实用高效的交流,掀起了培训的高潮。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两天的会议结束了,而老师们仍意犹未尽,沉浸在这场语文的思维风暴之中。有的老师说:“在这样的培训中,提升的不仅仅是教学的能力,收获的更是一种对于语文的情怀,这是小语人该有的人文底色。”也有的老师期待:“我们多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与专家、骨干教师取经,助力我们一线的教学,受益于孩子们。”老师们朴实的话语,充分体现了本次培训活动的规格之高、实效之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练兵是一次淬炼,一次打磨,更是一次成长。在培训中,老师们在聆听中收获着,感动着,也必将会将这收获辐射各个区县、各个学校。而这份对于语文的执著与追求必然会如满天繁星,终将绘就沈城小语璀璨星河。相约语文,遇见美好,沈阳小语人愿始终走在前行的路上。
语文教学静静流淌,舒缓中见激越,轻灵中含凝重。师生心灵的碰撞与交融,呈现出语文教学所特有的温润与包容、丰富与多元。数载坚守,勠力同心,奉天小语人愿做追梦者,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要义,寻求语文教学的真谛。东风无言,孕育万千桃李;教者仁心,传承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