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 拔节生长 ——南山双语共同体名师优课观摩记

光阴的故事
创建于2023-02-24
阅读 2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2月17日——2月19日,寒假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南山双语共同体的老师们线上观摩了“2023年新春公益直播暨新课标下任务群课堂教学研究与实施研讨会”。本次名师优课活动邀请了徐杰、余映潮、李永红、徐飞等四位语文名家,既有课堂实录,又有理论讲座,理论与实践结合,让老师们足不出户共享周末盛宴。

    徐杰老师出示了一节名著导读课,题目叫做《鲁迅的“恨”》。整堂课以 “《朝花夕拾》中,鲁迅恨过的人”贯穿,徐老师围绕“恨”设计了四个问题:说说鲁迅恨过的人;这么多恨的人,如何分类;探讨童年鲁迅最恨的人;探讨青年鲁迅最恨的人等。四个由“恨”组成的“问题链”,步步为营,前后勾连,梯度上升,通过学生聚焦主问题的思考与解决的交互活动来支撑课堂。

        恨是显性的,爱是隐性的,恰似“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如徐老师说:“为什么我的文字里常常有恨,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爱之深,恨之切。本堂课的主题也就呼之欲出了。

    学生们在徐老师的课堂上思维活跃,爱国情感也被鲁迅先生深深感染。这样的名著课既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启迪了学生思想的深度,读有所得,学有所获。

        余映潮老师慈祥儒雅,课堂教学中透射出来的教育智慧和语文理趣,让人肃然起敬。他的“板块式”课堂结构,层层渐进,环环相扣,思路明晰,回味无穷。

        余老师这种任务式、板块式的教学模式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从课文中总结写作的规律和技巧,值得老师们学习借鉴。

        王君老师的课和讲座,可谓纵横捭阖,境界高深,让人叹服。王君老师认为每个有追求的人要想改变自已,成功突围,首先要实现“角色觉醒”,紧接着还要实现“能量觉醒”。要唤醒强大的自我能量, 打通生活与思想,打通思想与精神,让人获得精神的滋养与心灵的成长。

        王君老师热情洋溢的生命状态感染着听课老师,语文课已经和生命成长融合到了一起,永无止境的学习才是生命最好的状态。

            李永红老师的讲座告诉我们,作文教学离不开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首先明确整个初中的训练点,然后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单元阅读训练,对写作体系进行梳理。 其次,教学生围绕写作中心收集生活素材。第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理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第四,让学生在作文学习时,学会阅读和鉴赏范文,合理借鉴作者的写作方法来丰富自己的习作。

        李永红老师的作文课,让作文教学不再难以下手,让作文写作不再无从下手。生活化作文,玩转“作文课”。

        徐飞老师主张:“情味作文,主张写作发乎真情,在表达中体现情味与美感,进而实现与读者的情感交会。”他的作文课《草木有情 万物含情》娓娓道来,对草木饱含深情,对亲人充满爱意,这也是写出优秀作文的情感前提。

        徐飞老师的讲座强调“读写共生”,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交互共生,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进行再度写作。“读写共生”并不是一次性任务,学生需要经常在阅读与写作之间不断来回、反复历练。

        徐飞老师主张的“全科阅读”突破了单科阅读的局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突破学科教材的限制,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书目,因生命成长的共同需求而相融、共生,学生广泛的阅读量令人叹服,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南山双语的语文老师们和下丁家、七甲、东海学校的老师们全程观摩了此次公益活动,获益匪浅,也加深了对新课标的内容变化、目标导向、核心要义的理解,为新学年新课堂赋能。

        老师们一边观摩,一边在群里留言探讨,有对自己日常语文教学的反思,也有对自己语文教学的美好设想与规划的。

        专家们的先进理念和优秀做法,激励着我们全体语文老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关注心灵成长,实现读写共生。不负明媚春光,追随专家的脚步,在春日里拔节生长,构建理想的语文课堂。 

     

阅读 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