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重启,万物复苏,经过一整个冬天的铺垫,2月23日上午我们终于迎来了萍乡市农村中小学教育讲师团送培下乡活动。本次送培下乡活动由萍乡市教育局主办,目的是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莅临本校指导的有江西省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萍乡市教研室课题办主任朱红梅,市教育评估监测中心干事黎琳,县教师发展中心老师刘小颖,萍乡中学优秀青年教师何坤。同时参与本次活动的还有莲花中学黄梅玉、刘建生副校长,校办主任刘圣华,教务处主任吴颖以及莲花中学语文组全体老师。
春风和煦,春意盎然,琅琅书声映春光,参与本次送培下乡活动的教师济济一堂,在雅文化的氛围中共享一场语文教与研的盛宴。
同课异构,悟风流余韵
子云相如,同工异曲,两位教师同课异构,共赏苏辛“风流”。
“风流”为何?何人“风流”?刘香怡老师以“风流”一词导入,激起学生对“风流”的热烈讨论。接着又引导学生共同品评词中人物的“风流”,紧扣文本感知周瑜等人的别样“风流”。因势利导,刘老师紧接着又抛出“词人各自风流”这一话题,引导学生领悟苏辛二人在面对不同境遇时表现出的洒脱与坚守的不同人生态度。最后,刘老师用“悟时代青年风流”任务,驱动学生写下对“风流”的独特感悟,带领学生发出青年新声音。
师生初见,言笑晏晏。随着上课铃响,何坤老师带领学生开启了《风流向何归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联读》这一新课。在新课导入中何老师以学校文学社在学校公众号上发起“瞻仰风流大人物,争做青春好少年”的论坛活动为情境,将学生与作者、作品的距离拉近,直接抛出“风流”二字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讨论。
接着何老师从“千古江山,‘风流’人物我来品”、“谈古论今,‘风流’余声韵味长”“似水流年,‘风流’到此今尚在”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体悟苏辛生命中积极进取,矢志为国的“风流”气质。
何老师的课,灵动,有文化底蕴;干脆,有教学思想;活泼,有语言趣味。课堂氛围融洽,教学语言风趣幽默,课堂思维层层深入,不断把学生推到课堂的中央。启悟、设疑、激趣、生成 ,一切水到渠成。侧目、惊叹、沉迷、通透,听课者如痴如醉!
说课评课,展教师风采
在课堂展示结束后,两位授课教师就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精彩的说课。刘香怡老师主要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框架以及相关环节的设计意图。并且还表示,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在问题表达以及学生积极性调动等方面进一步改进,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何坤老师则分享了她设计教学内容的心路历程,从确定教学篇目到寻找教学点再到材料阅读最后到课堂内容的设计,旨在通过文本联读引导学生寻找古今联系,在去标签化的解读中体悟苏辛的精神世界,从而引发青年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朱红梅主任充分肯定两位教师的课堂展示,并对萍乡市高中语文给予高度评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上好一堂课也正是如此,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都需要经历长期沉淀、进行巧妙构思与精心打磨。通过两位授课教师的授课与说课,深感语文教学路漫漫,仍需上下而求索。
研讨讲座,论教学之道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朱红梅主任就语文教与研进行了精彩讲座。
朱主任首先提出,在三新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面临着挑战。在退无可退的境地中,高中语文教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功能;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发展;加强实践性,促进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关于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师备课,朱主任强调要:
赤手空拳地去读,研究文本;
字斟句酌地去品,紧扣文本;
画龙点睛地去评,吃透文本。
朱主任还指出古诗词课堂共生发展的教学路径应遵循五个“是”:
知人论世是关键,
文本过关是基础,
学习支架是突破,
读书为要是精髓,
核心素养是追求。
并且还呼吁打造有“语文味”的课堂,有“烟火气”的课堂,有“精气神”的课堂。
最后,朱主任就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设计为我们指点迷津:
要有导向阅读的补充材料,
要有育人导向的价值定位,
要有一以贯之的分层任务,
要有学以致用的应用情境,
要有渐入佳境的问题链条,
要有颇具匠心的板书设计,
要有富有余味的思辨互动,
要有呈现成果的学生表达。
朱主任结合实际联系自身,毫不吝啬地与我们探讨语文教学之道,使在座的语文教师受益匪浅。春已至,撸起袖子加油干,正如朱主任所说:想多了都是问题,做多了都是答案。
研讨会的最后,莲花中学校办主任刘圣华以及教务处主任吴颖对萍乡市农村中小学教育讲师团表达了感谢,并表示通过思想与智慧的交锋使自身得到大觉大彻大悟。
时光清浅,岁月如歌,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在此,再次感谢萍乡市农村中小学教育讲师团的倾情送培。通过本次送培下乡活动,让本校参与活动的教师收获满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不断学习,共赴远方;不断创新教研方式,推进课程建设,分享研究成果,为全市打造优质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李钰萱
图片:邹伟、李钰萱
审校:刘圣华、朱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