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内观者,取足于身
一、研究自己,做到“知己”
1.要研究自身总的知识结构如何
除本学科专业知识之外,还有哪些知识领域是自已所了解的、熟悉的、爱好的和能对学生施加影响的。
2.要研究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如何
哪些专业知识是自己的所长,研究较深的,指导起来得心应手的,并已获得成功的。
3.要研究自身特长如何
如何在教学中发挥自身特长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些特长可以是专业的、外显的:例如语文老师的书法、朗诵、表演。数学老师讲几何,不用圆规能随手画出标准的圆…
也可以是专业的、内显的:如语文老师长于哪些文体,哪种文学样式的教学;还可以是非专业的、外显的:诸如体育、艺术、电脑;也可以是非专业的、内显的:如擅长音乐、组织管理、作思想工作…
4.要研究自己不足的方面有哪些
怎样去及时“充电”、什么时间去“充电”、用什么方式去“充电”。这些研究,利于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施展个人魅力,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自己分析受到学生欢迎的原因和思考研究教学问题,在教研活动中扬长避短、扬长补短,从而使新研究的问题切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二、研究学生,做到“知彼”
研究学生,做到“知彼”,重点研究学生学习本学科的规律。
研究学生,不但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研究学生各阶段的生理和身心的特征,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和知识状况,更要研究他们学习的认知规律。
从认识论角度讲,学习的认知规律是一种认识活动的过程。可把它概括为“通读、质疑、理解、积累、运用”这五大环节。
即认真读书,提出问题,分析研究、归纳总结、掌握知识、运用实践,如此反复进行,便能获取丰富的知识,品味到本学科的所涵蕴的审美情趣和浓厚的人文韵致。
由此看来,研究学生,是从知彼的角度,在因材施教中发现有价值的教育问题,以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
三、研究教材,做到“知书”
“知书”即对教材的研究。
在观念方面,要着眼于学生,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师更要审视自身的观念是否改变,因为教师观念上的变化必然会带来教法上的改进,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先进经验,教师就会主动去学习,在教学中就会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研究新教材,首先要从客观上把握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比较新旧教材在知识体系、编排体例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有哪些异同,要做到心中有数。
还要研究各课之间、单元之间、各册之间的知识点、能力点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最后,发现新教材有哪些不足。并对此进行弥补,不然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一落千丈。这些教师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四、研究教学,做到“知法”
1.如何把握一堂好课的标准。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一堂好课不重在看教师在课堂讲得如何神采飞扬,吹得如何天花乱坠;而是重在看教师能否能“惜口如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去,是否能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方面我们要花大力气去研究其教法。
2.如何处理“惜口如金”与“泼墨如云”的关系。
在处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观念上,我们的老师有待进一步明确。
两讲原则:
一是知识的难点,因为难,不讲学生便难于理解,所以教师必须讲。
二是知识的重点、关键之点教师不讲学生便不能把握,老师必须讲。这“两讲”,作为教师必须讲深、讲透。
三不讲的原则:
文本中的知识,学生已经具备的不讲。
文本中的知识、学生还没掌握但通过自学能把握的不讲,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自学把握。
文本中的知识,教师讲后学生也不能把握,不讲。要敢于“舍得”有“舍”才有“得”。
五、研究考试,做到“知考”
面对考试,是我们教师离不开的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个研究。
其一,研究《课程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考题”的关系。
其二,规定的知识点、能力点有哪些。
其三,难点、重点有哪些。
其四,考试的题型有哪几类、分布的比例怎样。又有了哪些新的变化。
以上几点,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分析、细细体味。
六、集体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比较繁杂的,如若靠单兵作战很难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了。有时候就需要同事帮忙评判,也需要大家集体钻研,诸多问题,必须靠群策群力才能办到。
长期研究问题,能使人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形成集体智慧的结晶。个人也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第二部分:外游者,求备于物
专业化素养
一、教师专业化素养提升
专业化是一种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陶冶后不断成熟, 逐渐形成一套明确的知识技能体系和职业道德要求等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教师专业化反映了国家对教师职业的高要求,决定了教师培养培训的基本定位和目标。对于职业学校教师来说,很少有像中小学教师那样职前经过了系统的为教师而设的专业训练,大多数都只是先通过学科专业的学习然后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就走入教师行列的,因此,加强教师专业化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一)终身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石
“三教”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近,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同时教师具有了更多的多样化的角色,教师不但是教育者,更是受教育者;不仅是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引导者,也是是评价者。 教师要“以学为先”。各种教育类书籍、网站、报刊资料等都是学习的丰富材料。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新教学观念。
(二)读经典教育理论书籍,提高自身理论素养
研读教育名家的经典教育理论书籍,使教师能对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与领悟,从而对教学实践活动指引方向,提供理论的支撑。
(三)听评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推力
听评课可以说是快速提高课堂授课效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听评课活动是促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理论指导、实践验证理论、再进一步升华为理论的过程。听评课活动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所有教师通过研究他人教学活动来反思自己在教学上的存在的问题。通过交流和研讨,对教学中的欠缺之处和薄弱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及时发现,有效调控。不断吸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有意识地运用在自已的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不但要具备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时代意识,根据当前新课改的要求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现代的教育理念真正转化为自身有效的教学行为。
(一)树立现代学生观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本”,我们要正确地看待新时代的学生。首先,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我们要尊重学生;其次学生是处于发展阶段的人,他们难免在成长过程中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我们要宽容学生;最后学生是具有具大发展潜力的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师生之间达到教学相长。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抓住学科的本质,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方向,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关注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重视学生运用掌握知识的能力,使教材的普遍性与各专业的特殊性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
(三)经常性进行教学效果思考与分析
1.教学前思考。让教学活动变成自觉的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在上课前对自己设计的教案、教学活动过程、任教班级学生学情等各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正、完善、补充的过程,是“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
2.教学中思考。在教学行动中及时、自觉地思考,促使教学活动高质高效地进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反映情况,思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进而捕捉灵感,动态调整教学设计和策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3.教学后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地反思,总结自身的经验和不足,可使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技能得到更快地提升,对教师成长终身受益。
总之,教师如同璞玉一样,需要用心打磨才能焕发光彩。每位教师都应该在不断的实践历练中体验成长、体验成功,使自己的教学经历成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信息化教学素养提升
一、构建学习共同体
成立由较丰富信息化教学经验的教师和经验不足的教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操作为主讲授为辅、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在学习过程中针对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相互分享学习资料和资源,从而促进成员共同进步和全面成长,使教师学以致用。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才能的要求,与信息化教学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二、在“课程整合”中提高信息素养
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的整体优化。许多教师把信息化教学单纯地理解为课件制作或是多媒体演示,然而这是个误区,要把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质的重心放到探索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上。可从以下三个环节、两种课型,以及四种教学模式上促进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1.三个环节是指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树立整体优化的观念,首先,在教学设计、教案的编写方面体现整体优化;其次,在教学软件的选择、使用上体现整体优化;再次,在教学过程实施方面体现整体优化,如信息教学服务教学活动、服务学生学习。
2.通过两种课型,一种是使用多媒体的课型,二是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探索四种教学模式:第一种是基于资源共享的学习模式;第二种是基于任务的学习模式;第三种是基于团队协作的学习模式;第四种是基于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优化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在教育科研中培养信息化教学素养
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普及发展,对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不但体现在教学方式上,而且在教研方式、办公方式上,也开始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在教育科研中,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通过与名师、专家和同行的交流与学习,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加深对信息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深层次理解,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尤其显得重要,可以使我们的教育科研始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心理素质提升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要求教师需具备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教师心理素质的内涵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指表现在教师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的内涵广泛,包括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各个方面。
1.认知因素: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观察力等;
2.一般情绪因素:情绪、心境、激情、热情等;
3.意志及其品质:意志的果断性、顽强性、抑制性;
4.性格因素:谦逊、勤奋、内向、外向等;
5.气质因素:个性情绪和活动反应的强度等。
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及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大量研究结果证明,教师的心理素质尤其是个性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性格的塑造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成熟教师应具备的五种心理能力
教师心理素质最核心的成分是其实质内容,它支配和调整着教师工作中的行为表现,也决定其能否胜任教师职责。成功教师应具备的五种心理能力。
1.角色适应力——教书育人的基础。教师的角色适应力不仅指教师要适应角色转换,而且在教育思想观念、工作方式、人际关系、生活环境等多重角色转换上也要适应。
2.心灵感悟力——尊师爱生的基础。教师应当对学生心灵有特别的感悟力,既能听“话”,又能听“声”,这样才能破译他人的言外之意,或称言下之意,包括对声调、手势、面部表情等方面的识别能力。善于透过学生的外显行为,迅速、准确地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行为动机,并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3.情绪控制力——为人师表的基础。教师的情绪控制力可使教师以积极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教师情绪控制力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手段,它既会给学生心灵带来慰藉,也会给学生心灵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
4.心理承受力——诲人不倦的基础。教师要协调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四个方面的关系。生活在一个有较多挫折刺激源的情境中,承受力强的教师,对教育环境、学生状况、领导素质、社会公正、自身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随时都有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即使在挫折状态下,也会采取正确的方式应付挫折,迅速摆脱挫折对心理的消极影响,并从挫折中学会坚强和奋进。
5.教育表现力——教师机智的基础。教育表现力是个人这种本能倾向在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过程中的发展。教育表现力强,不仅意味着个体敢于展示自我,更意味着教师在职业工作中善于发展自我。这就是说,教育表现力既凝聚着个体对教育教学技能的掌握,表现为良好的教师机智;同时也凝聚着个体自我意识的成熟,它是教师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集中体现。
三、教师良好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敏锐的认知能力、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饱满的热情、高尚的情操、广泛的兴趣”等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良好的认知能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良好的认知能力,指的是教师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认知能力的完美而合理的组合。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认知能力,从学生日常学习中去发现学生的知识状况、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获得对学生全面的理性认识,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及时地发现人才,并随时把握学生思想变化予以疏导。
(二)坚强的意志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精神振奋还是沮丧,性格暴躁还是稳定,意志坚强还是懦弱,个性果断还是犹豫,都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面对不同的突发事件,保持清醒的头脑,辨明是非,迅速做出决定并执行。同时要求教师在工作上能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坚持原则性,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性格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教师的行为正如学生的一面镜子,他们常常从中找到值得自己学习、模仿的内容,不断的塑造自我。因此,教师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对学生意志力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面对这一切,慌恐不安,没有立场,学生就会没有安全感,长时间就失去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形成不好的印象,就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三)稳定的情绪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稳定的情绪在教师的整体素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影响教师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影响教育教学效果以及教师工作的成败,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稳定情绪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甚至一生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每天都需要和许多个性不同的学生接触,在授课或其他活动中,可能出现与活动进程要求不符的突发事件,如果教师不能理智地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就会苦闷、焦躁,采取挖苦、训斥、体罚等手段来对待学生,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失败,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健康。为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抛弃急躁,稳定情绪,从而很好的指导教学工作。
(四)良好的性格对学生的影响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必须以提高教师的性格素质为前提。尤其是中职学生的性格正处在青少年半成熟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培养学生的性格需要教师去施加影响,这种影响有言传,有身教。一个具有良好性格的教师,能深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他们会注视教师的一言一行,并暗地模仿,性格便会在无形中受到教师良好性格的熏陶。
(五)高尚的情操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业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竭力模仿。许多教育实践表明,品德高尚的教师易获得学生的尊重,并对学生个性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乐意接近教师,接受教师的教育。
四、提升教师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减轻教师工作的压力心理
过大的压力会促使教师出现种种心理不适,在教学中变得低效低质,甚至会产生抵触、对抗的情绪。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关心教师,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体验工作的成就感。
(二)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
第一,要正确地了解自己,确认自我价值,接纳自己。教师要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积极发展自我,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心理承受度和抗压能力,体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主动调节情绪,自觉保持愉悦的心境。现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在心理疾病中具有核心作积极的情绪对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不仅健康有减力作用,且易导致人的心理障碍。教师要学会主动调节不良情绪,及时进行性自身疏导和科学宣泄,保持愉悦心境面对教学活动和学生。
第三,创造良好人际关系。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善于与学生沟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同事形成融洽团结的协作关系,优化育人环境。
第三部分 师德师风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质量的教师决定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是改进教风学风的有力手段,更是当代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必要内容。
一、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期盼,师德师风建设意义深远。
职业学校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力量,不仅承担着为全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责,更承担着对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和培养高尚品德的重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
(一)道德的导向性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处世准则,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才能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示范,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影响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和性格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师的作用尤为突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工作往往具有潜移默化的示范性,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信念、道德品质、敬业精神以及工作作风,会直接感染和熏陶学生,学生总会不知不觉中把教师看作模仿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
(二)影响的深远性
教师的职业是培养和教育人的职业,教师的形象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师品德不仅影响教育教学过程的进行和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的形成和发展。师德是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的集中反映,师风是师德的外在表现,是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为习惯和行为倾向所表现出来的一贯性的风范。
1.师德师风是传承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的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国是人们寄托并表现共同情感的重要形式。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相互之间存在许许多多的差别,但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都会把自己的情感寄托给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并表现出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热爱。这是各个民族、国家的共同点。世界各国不论历史长短、政治体制如何,都重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特别重视开展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民族精神。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教师的职业活动来完成。教师不仅要通过课堂将爱国主义、民族意识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通过师德师风的表率作用来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意识的熏陶。将爱国主义情感容入师德师风,并渗透到教师的职业活动中,使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中传承。
2.师德师风是改革创新时代精神发展的重要传动器。
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所需具备的另一种精神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来自于其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重塑自己。这种对于自身的否定与重塑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为改革创新。教师通过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活动来影响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时代精神。同时,也通过自身的师德师风的外在表现来为学生树立起时代精神的楷模。
二、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1.突出课堂育德,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师德素养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守好讲台主阵地,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增强育人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避免重教书轻育人倾向。骨干教师要发挥传帮带作用,使年轻教师尽快熟悉教育规律、掌握教育方法,在育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
2.突出规则立德,强化法治和纪律意识
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系列文件等为重点,不断提高法治素养、规则意识。规范执教能力,依法执教。主动梳理教师在课堂教学、关爱学生、师生关系、学术研究、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纪律要求,依法依规遵守相关制度。做到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师德底线。
3.要有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
教师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困难和曲折也能顽强地克服。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强调无私奉献,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始终能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学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师,教师要学会学习,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深入学习和恰当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育和教学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只有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才能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使思想和学识跟上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