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九台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张胜男
阅读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全民阅读的浪潮下我又一次拿起手边这本由窦桂梅所编写的《玫瑰与教育》。“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伴着深夜的灯光,一一阅读下来,内心再一次被书中传递的温柔所击中。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窦桂梅老师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她为读者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缓缓流淌出的是慈母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智者对朋友的友爱。遨游其中,感觉就如同与一位老朋友谈心,亲切,自然。
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者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老师爽朗而热情的笑容!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来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诗意的语言,真切而热情,文如其人。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这话一点都不错,这门艺术的关键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而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关键,更重要的是掌握爱的艺术。
回顾自己的工作生活,经常会听到这样抱怨“我是恨铁不成钢”,“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就这样吧,我已经尽力了”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就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在意。于是就出现了不问缘由的斥责,甚至打骂学生的现象,其实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想想,我们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们的“爱”是否能被学生欣然接受。其实,这是教师情感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了“爱”,更缺乏了“爱”的艺术性。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学生调皮、不听话时,我们就对他们加紧约束,这也不准,那也不行,甚至有时大发雷霆。很快,学生确实“安静”了,也许我们还会暗暗自喜,但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学生只是迫于你的权威,嘴巴不敢说,内心却不服气。 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从爱出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心底里关心爱护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付出百倍的耐心、细心和同情心,这样,许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作为老师,我觉得,对学生要从心底里拿出全部的爱心,爱得质朴,爱得自然,但是,这还是不够的,要想使爱独具魅力,还必须顺应童心,别具匠心,震撼人心,讲求爱的艺术。润物细无声,我想这才是我们毕生所追求的东西。
品味这朵这芬芳的玫瑰,她为我们每一个热爱教育、献身于教育的人做出了做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