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初中语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语文学科建设,促进新老教师共同成长,2月21日下午,初中语文组吹响了本学期“青蓝工程”汇报课的第一声号角,由师傅黄春英老师指导,徒弟仙恒老师执教的《阿长与<山海经>》在七(11)班举行,初中语文组教师到场观摩并参与评课。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是鲁迅先生的名篇,仙恒老师将本课的重难点定为: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围绕重难点设置了四大教学环节:一是激趣导入,初识阿长。用学生为周家大院拟写的一则招聘保姆的广告作为导入,激起学生对少年鲁迅的保姆形象的设想,接着对照应聘表在文中找出阿长的个人信息。二是再读课文,走近阿长。学生们默读课文后概括出关于阿长的事件,分别按照作者喜恶填入“红榜”“黑榜”中,圈画出每个事件中作者对阿长的态度,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自己是否喜欢阿长并说明原因。
三是精读课文,体悟阿长。将重心移至文中详写的“买《山海经》”这一部分,学生通过表演情景剧,演示阿长买《山海经》过程的艰难,体会阿长对鲁迅的关心和疼爱,以及鲁迅对长妈妈的悲悯和缅怀。四是总结全文,寻找阿长。根据本单元“小人物,大品格”的人文主题,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像阿长一样不起眼的小人物,并写一段想对他们说的话。
课后,初中语文组继而举行了评课议课活动,教研组组长鄢明华老师主持活动。
仙恒老师先对师傅黄春英老师的指导予以感谢,随后从“新课标”出发,结合核心素养和大单元整体教学两大理念,阐述了本课的设计思路。黄春英老师作为师傅首先进行了点评,她从三个方面对仙恒老师的课予以赞赏,第一是活动丰富多样,通过“我是面试官”、揭开“红黑榜”、小组共讨论、表演情景剧等连串活动增强学生代入感;第二是紧抓思维训练,并能巧妙地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第三是善于结合文本,能从细节上抠挖内容,深入浅出。同时,也提出了不足之处,课堂上应当时时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要顾及到积极举手却没能提问到的学生。周丽梦老师认为这堂课整体氛围活跃,既用了时下流行的测评形式抓住阿长的特点,又能让学生在情景剧中受到感触,有评价、有反馈、重指导、重细节,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许淑琴老师从一名班主任的视角来看这堂课学生的学习状态,认为学生在本堂课上有很多投入,能够积极参与表演、讨论、发言,是孩子们喜欢听的语文课。黄毓姝老师指出,仙老师整堂课从情境点到情境链十分完整,过程有条不紊、有的放矢,但“今我”的缅怀与悲悯也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呈现,不应主动提出。
黄光平老师从教与学两方面评价本课,从“教”上看,活动设计十分新颖,课堂把控能力很强,教姿教态大方自然;从“学”上看,部分设问带有指向性,未完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课堂活动还需注意学生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吴晨老师从书法学科和语文学科相融合的角度进行点评,她发现本堂语文课充分渗透了美育,且紧跟时代、寓教于乐、以生为主,并建议在情景剧结束后加入对旁观者的采访环节。廖传华老师谈到本堂课有四个方面的到位,即文本解析很到位,教学思维很到位,课堂朗读很到位,学生参与很到位,但还存在两点不足,一是讨论环节还应充分拓展开来,给想发言的同学多一点机会,二是板书需要加强练习,还不够工整。最后,鄢明华老师进行了总结,他先是指出,各位老师的专业点评干货满满,随后谈了自己听课的切身感受:中学课堂既要与中考衔接又要避免枯燥十分不易,而本堂课情境化、生活化的设计与学生贴近,显得生动有趣,而且对主要人物阿长显性表现的分析与隐性表现的挖掘,用情景剧的形式呈现,凸显了文章的核心,设计得十分用心。本次教研活动在融洽而热烈的分享讨论中圆满结束。
行人莫道春来早,又是乘风远济时。此次教研活动,聚焦新课标,立足新课改,有效推动了学校“青蓝工程“的深层次发展,充分体现了“师带徒,同提高”的意义和作用,为青年教师的专业路径指明了方向。初中语文组全体教师将会在接下来一次次的教研活动中不断磨砺、竞秀前行!
撰稿:初中语文教研组
摄影:黄光平、吴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