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904班学子们在第38届楚才作文大会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获奖作品展
我的世界大于这世界
经开外校904班 范希越
“群居,即成群聚居,与独居相对应。”
亚里士多德说过:“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在拥挤的人群里,我们会关注同学们讨论的话题,会关注朋友推过的小视频,会点开热搜紧跟时事的洪流;身边奇怪的人、孤僻的人,人们会说:“你想想他为什么没有朋友。”领导发火,老师摔门离开教室,父母劝导你要学会“察言观色”,怕你走向社会后得罪人……
你对父母说,我并不想说着违心的话。
你对自己说,是不是站在更高的地方才有更多的选择。
你对社会发问,这世界是否让人磨平棱角。
你一次次地看到,社交平台那些被人标注“愤青”的郁郁发言,心中五味杂陈。
每次学生手册的爱好特长一栏,无法落笔。
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喜欢的东西,却只能让别人说:“我没听过唉,你好奇怪。”没有人会听,这就是现实。
那索性就不说了吧。
于是你守护着自己喜欢的事,喜欢的人,就这样,于一处暗礁,小心翼翼地藏越来。
“现在年轻人怎么都喜欢装清高,故弄玄虚。“
你相信父母是你的港湾,但出口的话说到一半还是转了弯。
“孩子,你怎么越是长大,就越是变得安静了呢?以前那个活泼的你,究竟去了哪里?”
就留你在原地,叹气离去。
那么——
就让我坐在这,默声度日。
也许,严谨来说,不在乎别人说什么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坚持正确”的人,一种是“固执错误”的人。他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不过结果不同。“坚持正确”的人摒弃所有不适合的声音,一路逆流而上;“固执错误”的人摒弃可能善意的建议,独自在自己的世界中打转。
当然,普通人都不会是这两种极端。
我们生活在周围人的话语中,同时他们也生活在我们的话语中。对于外界的声音,听一听也好,但不必因为他们的声音而怀疑自己,甚至变得焦虑。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听的是灵魂的声音。这不是神秘主义,而是自我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机制。每个人都有一个最大的敌人,那就是自己;每个人都有一个最大的贵人,那也是自己。如果你认为对的就去坚持,没有人能取代你过你的人生。
生性凉薄,我很抱歉。
生性凉薄,只是过于纯粹而已。
“一旦悟透了就变得沉默,不是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是没有了与人逢场作戏的兴趣。”
“我的和蔼可亲,彬彬有礼,并不是为别人着想,而是守护自己的铠甲。”
我痛恨死了漫天盖地的赞美。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也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所谓“我之蜜糖,他人砒霜”,他人若能共情,那更好;若不共情,那就把心藏越来,别让人肆意玩弄。
少年没有乌托邦,心向远方自明朗。
生活如一匹素帛,它本身并不具有任何美好的属性,你的心决定了生活的样子。阅读一本书籍,欣赏一幅画作……保持学习的姿态,将大千世界的繁华化为自己的能量。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终有一日你会惊喜地发现“我的世界大于这世界”。
玫瑰不用长高,小王子自会弯腰。
当我老了
经开外校 904班 彭恩成
我曾经无数次设想过这个问题,当我老了,我的生活会是怎样子的?
其实倒也不是很难想得到:我是个要强的人,也许我会成为菜场里和店家吵架最多的老太婆;我无论做什么选择时都很纠结,也许我会创下逛服装店时间最长的顾客记录。我喜欢八卦,也许我会成为社区里的“八卦侦察机器”。可当我真的老了,我还会像青春期的我想象的样子吗?
我曾设想过,等我老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当我老了,我也许不会那样嚣张跋扈。也许我每天都会去菜场买菜,虽然和店家讲价,但我从来不和他们发生争吵。假如我遇到了很无理的店家,故意抬高价格,也许我不会和他去争论什么。我是个极其讨厌麻烦的人,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也许我会吃一些亏,可在我心里,“平平淡淡才是真”。
当我老了我也许不会那么纠结了。我很爱吃些零嘴,所以我变成了一个胖胖的老太婆,我的个子不高,所以当我年轻时,常年坚持减肥的我还可以勉强把自己塞进S码M码的衣服里。也许我肥肥的肚子会让我穿不了喜欢的旗袍,腿脚逐渐不便的我也不能穿上喜爱的工装裤,也会因为怕走路时摔倒,而穿不了喜欢的帆布鞋。无奈之下我只能穿更加松软宽松的衣服,七分裤必须换成长裤,鞋子当然也只能穿平软底的款式,我能选的选项从衣服的样式逐渐变成了衣服的颜色,这样还有什么值得纠结的呢?也许买衣服只需要20分钟就足够搞定。
当我老了,也许我会更加淡然,也许我每天坚持去跳广场舞,当要参加比赛时我也积极的参与。假如我没选上,也许我不会和年轻时一样和他人争论,而只是像玩笑一样平淡的说:“这要是在我年轻那会,我肯定得跟你闹个不死不休,要死要活的勒!”
当我老了,也许我不会那么八卦,年轻时总觉得八卦就是女孩子们的天性,哪有女孩不八卦的呢?年轻时我可以和姐妹们为此聊一个大通宵,可当我老了呢?也许照顾家中的丈夫和子女成为了比八卦更重要的事情。每天我都忙着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根本没有闲暇再去和其他的姐妹八卦,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这些闲事了。
可这一切,在等我真正老去了后,会不会又有所不同呢?我想,答案会是“是”。
长大后,我的思想和心智都比以前要更加成熟,我的三观会塑造的更加完善,我的生活也会因为这些成长而变得截然不同。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我设想过很多种不同类型的生活:幸福的、糟糕的、充满意外的、富裕的、贫穷的等等,而我究竟能过上哪种晚年生活,我想,这可能不仅得看我自己的造化,还要看时代的造化吧。
我有时候觉得人生很长,长得一眼看不到头;可有的时候又觉得人生太短短的,短得仅仅有那么几十年我就将老去,最终步入黄土。这世上,没有长生不老药,人终究是要老去的,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想可能也只有做个善良的人吧。年轻时善待他人,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当然了也要善待自己,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拿生命开玩笑。年老后亦是如此。积极的面对并接受自己老去的现实,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坚持做自己。
当我老了,也许我会是一个幸福的老太婆,这与我的生活幸不幸福无关,而只是因为我总是乐观向上。
小林老了
经开外校 904班 童昱淇
老林是非遗“竹海飞人”的传承者,他是毛竹乡唯一的竹海飞人,每天在竹梢上飞来飞去是他的日常。早上,他先来到距毛竹乡镇中心三公里的竹林中,挑一根粗壮结实的竹子往上爬,爬到竹子上端长满竹叶的地方,用绳索将自己绑在离地八米的竹尖,然后用砍刀劈掉竹子中上部的枝叶,这样可以让竹子向上生长,处理完这根竹子,他就借着毛竹的韧劲弹到下一根竹子上;到了中午他就用绳索将几根竹子的尖端扎住,做个“鸟窝”,然后坐上去打开保温饭盒吃饭,为了省时,他不工作完不下竹子。傍晚,西边的太阳落山了,在山头留下一束余晖照着竹林;老林就借着光拾起竹枝装进麻袋背回家中。以前老林用这些竹枝烧火做饭,现在有煤炉了,老林就将它们卖给纸厂。傍晚,他侧卧床上背对窗户,背对窗外大放光明的街市,在昏暗的房中沉沉睡了。这就是老林的一天。
40年前,老林还是小林,年仅16岁多,为了生计被迫辍学,被父母送到师傅门下。当时,毛竹乡没有工厂,没有广播站,没有火车站,“竹海飞人”是唯一收入可观又光荣的职业,乡里的年轻人,小朱,小海都在师傅门下学习这门手艺。师傅当年讲课的地方在竹林,小林家在三公里外的乡中,每天破晓他就背着竹筐踩着土路,来到师傅授课的竹棚。若是下雨天,走路上学的小林就要吃亏,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稀泥中,中午才能赶到竹棚。老林至今还记得师傅首先教的是做竹碗,因为成为“竹海飞人”后要在竹尖度过每一天,固然要在天上吃饭。
过了10多年,小林30岁,成了师弟口中的“林哥”,也真正的成了“竹海飞人”。他还住在老地方,但当年的土墙茅草屋也变成了砖瓦房,整面墙都是白净净的瓷砖片,林哥看着十分喜欢。他每天仍要走三公里去竹林,但土路上铺了石子好走一些。因为石子硌脚,林哥将布鞋换作了硬底儿棉鞋。师傅老了,“竹海飞人”就只剩林哥、朱哥、大海了。
又过了20年,林哥50岁,成了人们口中的“老林”。之前的师弟师妹都离开毛竹乡到大城市去打拼了,老朱和大海也在本地找了个工厂成了工人。毛竹乡变成了小型城镇,修起了高楼。老林搬到了高楼中,老宅子被房地产买下建了商场。老林每天的往返轻松多了,石子路变成柏油路,他每天都骑自行车去竹林。10年前他把竹碗换成了保温饭盒,救命的粗布绳也先换成了麻绳又换成了用新材料制的安全绳索。从这时老林就感到奇怪:明明所有人都变老了,为什么路却越来越年轻,房子越来越新?路和房子的变化按理是成长,它们到底是变老了还是变年轻了?会不会路和房子处于它们生命中的青壮年时期,就像当初的小林变成了意气风发的林哥?它们会不会像林哥变成老林一样慢慢变老呢?
又过了8年,老林58岁,也就是两年前,柏油路和高楼都不再新鲜,人们开始怀念过去。老林旧宅子上建的商场中开了“老城风情”主题的餐厅,老林念旧去吃过一两次竹筒饭,但总觉得不像年轻时吃的那般滋味。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老了,经历的太多,对什么也不感到新鲜了。
这就是老林的故事。
至于老林五十岁时问的问题,就让他师傅的在天之灵来回答他吧!路和房子的确变老了,当时只是路和房子在青壮年时期,10年之后,老林上班的路会被废弃,老林住的高楼也会破旧不堪;20年之后毛竹乡会从地图上消失;50年之后房屋变成了移动式的;200年后飞船诞生,世界上所有道路失去了实用价值;300年后“个人住房”这一意义不复存在,整个世界实现了共产主义或某种理想社会蓝图……
但老林是看不到这些的,他只知道:自己是最后一个“竹海飞人”,这项技艺会随自己老去。他虽然不能预知未来,但他已经掌握了一个真理:任何事物都会老去,以某种形式走向自己生命意义的终点。
停下吧!别说心理不健康
经开外校 904班 杨思源
有人说,“心理健康”指一个人拥有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还有人说,所有消极悲观的情绪都是心理不健康的情形,区别只是在于其轻重程度与是否能自愈而已。而我却认为,消极悲观的人不能被打上"心理不健康”的标签,只能被看作一种性格,一种思维模式而已。
心理健康与否是由自己决定的。
同样是得了抑郁症的小A与小B,小A并不满意自己的状态,突如其来的仇恨与委屈常常会令他后悔不已,他认为自己心理不健康,因为在他心目中,健康的心理与他是相反的。小B同样喜欢仇恨与委屈,但他已习惯了这样的活法。对他来说,伤心与难过构成了他的舒适圈,他安于这样的思维定势,在此中自得其乐。对此,我们并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对小B说:"你心理不健康。"
记得诺奖得主马尔克斯在《霍乱中的爱情》中有过这样的猫写:“算算日期,今天正是他心爱的女人嫁给另一个男人的日子。他发了高烧,躲在船舱的角落里,脑子里想的全是婚礼的画面。但他并不打算停止这种想象。因为。他在痛苦中得到满足。”
男主“在痛苦中得到满足",那么你要因为所谓的“心理不健康”,去医治他么?
有人还会说:"心理不健康的人会影响他人的生活,有时也会伤害自己,令其亲人痛苦。出于社会角度,难道不该矫治么?"
那么我想问:假如你是个话痨,平时活泼开朗无伤大雅,只是有时会影响他人正常工作。你会因为这去改变自己话痨的性格,变成沉默内敛的人么?
假如你天性刚正耿直,你也习惯了刚正耿直。但是你的亲人认为刚正耿直对你不好,他们为此感到痛苦。你会因为这去改变自己的刚正耿直,将自己从舒适圈拉出来么?
如果你是话痨,你不是应该和他人协商,想办法不影响他人工作么?假如你刚正耿真,你不是应该和亲人解释清楚,说你这样并没有妨碍自己,然后让亲人们表达出他们担忧的地方,你去从中周旋寻求一个平衡点吗?
所以,如果你是"心理不健康”的人,你要学习的应该是如何不妨碍他人、如何不让自己受伤害、如何不让家人担心啊!为什么一定要改变你“心理不健康”的性格与思维方式,将你从舒适圈中拉出来呢?
我所想到的这些,也未尝没有人想到,也未尝没有一些心理专家与政客想到,可是为什么“心理健康教育”还被摆在了如此严重的地位?
深究其原因,是咱们社会需要骄阳似火、敢拼敢闯的刘关张,不怎么需要文静娇怜、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黛玉葬花的凄婉虽惹人怜惜,但又有谁是真正敬仰黛玉,想成为黛玉一类的人?人们所推崇的,还是敢打敢拼的孙少安一类的人。诚然,对富裕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让我们追求积极与乐观,但是,在物质条件发展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追求精神世界的包容与平等。对消极悲观的人,不能给他们打上"心理不健康”的标签。奴隶制下的奴隶们被宣扬忍耐与顺从,但现在的你还一味信奉忍耐么?无论社会环境如何改变,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为什么要将消极悲观的人打上“心理不健康"的标签呢?
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是由人定的,而真正的标准在乎你本心。心理健康与否只是由你自己决定的。停下吧!别说心理不健康。
京剧怎么会老了
经开外校 904班 郑一诺
电视机屏幕上的画面跳动着,熟悉的音符溢出屏幕,把我尘封多年的忆念拽了出来——“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戏馆里,婉转的戏腔久久回荡,这戏馆可是家老牌坊,来听戏的人络绎不绝。
我,一个泥塑人偶,被馆长安置在收银台上。我的制作者是个泥塑艺人,馆长的老朋友。戏馆建成时,他依照花旦的形象制成了我;开张后,我就被送来了这里。我头顶仿点翠工艺的绒花凤冠,身披一副刀马旦盔甲。由于做工精良,我总能得到人们的注目。
好似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戏馆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来看戏的人三三两两,我很久没再听到嘈杂的交谈声。再后来,演员们身体状况也令人担心,他们都老了。
就在一两年里,我最害怕的事发生了。戏馆拆下招牌,把店面转让给了一家网络风靡的奶茶店。我清楚地记得临走那天,馆长在收拾馆内物件。他把我装进檀木盒子里之前仔细端详着我,轻轻说道:“京剧真的老了啊,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馆长一回家就病了,住进了医院。听他孩子说是过度劳累造成的。本以为会很久见不到他,但一天那个年轻孩子粗鲁地把我塞进塑料袋,带去了馆长的房间。“爸爸非要把这个老掉牙的玩意带去,这就是代沟。”他是这样跟家里人说的。我没听懂,但看他的态度全无褒奖之意。
馆长在医院过得不好。他不开心。我就站在他的床头柜上。我总能窥见他坐在床上翻老相册。
事态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院新招的护士被调到馆长的房间。那个护士很年轻,她很懂潮流,网络上任何的新事物她都一清二楚。她看出了馆长的心思。午休时,他们闲聊起来,她对过去的事好像很感兴趣。她又告诉馆长现在网络上很多年轻人在积极传承文化,当然包括京剧。我看不见馆长的表情,但他的语气开朗了起来,护士让馆长别担心,还嘱咐他休息时可以打开电视看看。
晚间休息时,馆长颤抖的手从床头柜中摸出了电视遥控器。他迟疑了一会儿,我知道他不爱看电视,他爱听收音机。他终于还是按下了开关,电视频道好像已经调好了,电视机屏幕上的画面跳动着,熟悉的音符溢出屏幕,我多年听戏,足以辨认电视里唱戏的是年轻人。馆长喃喃道:“传承,应是如此。我早该想到才是,京剧怎么会老了呢?”他捂着脸,肩膀颤抖着,等他平静下来,他转向我:“你看到了吗?”他眼角未干的泪痕下,分明是欣慰的笑。
我当然看到了,毕竟,京剧怎么会老了。
论共情
经开外校 904班 阳梓萱
在心理学中,与寻医者共情是治疗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理解患者想法、向困境中的他们指引方向最快、最有效的途径。
说到共情,我们先要了解共情是什么,又为什么如此重要?共情是面对他人产生对一件事物的感情,因为在拥有相似的经历的同时有同类的感想而产生了与之相似的心理,从而可以以自身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这一过程,就称之为共情。
听上去容易,实际上与对方产生深度的共情是困难的。除此之外,大部分人的想法可以被分为两类。第一类人也许会在一开始有一点触动,但终是没有相似的经历让其产生更多的感情,最终转化为“无所谓”的心理,成为了一段微不足道的小插曲。第二类人就是更直接、更确切的不认同,没有同样的想法,即使经历再相似,也无法产生共情。
其实生活中总是在出现浅层次的共情。菜市场中,一卖菜者哭诉买菜者的过分之处,靠卖菜维持生计却每次都会被砍价砍得成本不保却不得不妥协。旁人听得十分愤慨,甚至想要去找人理论。买菜的人家却也是日日早出晚归,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省吃俭用,可能只是为了自家孩子的学费就早早生出华发。想到这里,本来要指责的话语就在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只能感叹一声 “都不容易”,将心中的复杂长舒出去,抛在脑后忙于自己的生计去了。
可见人可以同时和两个矛盾体产生共情。尽管是浅层次的,却也是具有方向性的。如果可以引导矛盾的双方可以同时与对方共情,许多心结就会豁然开朗(也是人们所常说的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众多复杂的民事纠纷也会解决得更顺利——毕竟法律是衡量不了人情的。
但以上都是理想状态下的情况,当然大部分人不会如此顺利地产生共情,即使是浅层次的。一位朋友在现实生活中遭了难,在互联网上哭诉,却收到的不全是温暖与关心,还有一部分的鄙夷与嘲讽。由此便可以看出不论是多么容易引起共情的话题,也不是所有人心中都有共鸣。不是缺乏同情心理,而是他们的阅历改变了他们的想法,或认为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或认为是不必浪费精力的内耗。而同样我们也不要因为有人不认同你去伤脑筋,也许不是你的做法从道德和法律上来讲有什么错,只是大部分人都无法理解你,不能与你共情,也就成了他人口中的“不符合人之常情”。
但要说一切争吵的源头都是“不共情”,也不全对,不能共情也许只是开端的一小部分,而纠纷在产生的过程中有无数次机会可以在摇篮将它扼杀。比如网暴的产生,许多人不赞同他(她)的观点或有与之不同的想法,但是对他人的观点选择不尊重才促使了网暴的产生。或许共情是解决方法,但不共情也绝不是产生现状的“罪魁祸首”。
年轻人老了
经开外校 904班 周末
“婆婆,您今年高寿啊?保养得真好,看起来还是花朵儿一样的年纪!”
“啊,我14!
当互联网上十八九岁的姑娘称自己为老阿姨时,我的心一痛。世界反过来了,老年女明星竭尽所能显年轻,年轻人却越活越老了。
那是一段值得怀念的日子,和平年代,学生蹦跳着上学堂,强撑着嘴硬与同学辩论着白马非马的问题,他们渴望知识,期盼着自己可能并不美好的未来,他们不知道官场险恶,人世沉浮,即便知道,他们也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骨气和文能提笔安天下的志气.他们是在不知前程的黑暗中向往光明.
战争年代,少年斗志高昂,鲜衣怒马,红旗飘飘,刀剑如雪。这个时候,他们的心中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热血,渴望的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荣耀,他们立志报国又想像西楚霸王一般衣锦还乡,可惜古来征战几人还,自古战争多憾事,少年彼方的荣光触不可及但眼里的光从未熄灭。黑夜创造了万千的鬼怪,那时的年轻人精神抖擞,满怀喜欢。
这是书中看到的,尘封入海了。
现在的年轻人被寄予太多的希望,让他们心中没了光,他们也曾渴望在书海中遨游,可无尽的试卷和“都是为了你好”的谎言让学习不再是思之即快的事,而成为了生存的唯一出路。学习成了弱肉强食的谋生手段,逼迫年轻人像贪婪的野兽般恶性竞争,发展为内卷。他们现在渴望的不是知识,是分数,鲜红的分数。
与其一起被碾碎的还有亲情。有关学习的焦虑使家庭变成了战场,使最亲密的人成为了死敌,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也同样在经受“别人家孩子”的困扰,这是一个死循环,这时,纯洁的友谊成了利益冲突,像官场,像职场。
如今,那曾经供年轻人嬉笑娱乐,放松身心的大自然也所剩无几了,周围是整齐排列的高层建筑,遮盖住了连同心灵在内的一隅蓝天。这些现代风的房子无疑比茅草屋美多了,但我只感到冷,出奇的冷。天空灰蒙蒙的,大地是灰蒙蒙的,海水是灰蒙蒙的,“海天一色”有了一种讽刺的用法,当大自然消失,鸟语花香的美好荡然无存,年轻人的童真也消失殆尽了,他们所面对的是灰蒙蒙的成人世界,我们又怎么奢望在枯草中绽放出鲜花呢?
这一切,给了年轻人与其年龄极度不符的“少年老成”,他们做事谨慎,生怕得罪身边人;他们城府很深,背地里勾心斗角,那些真正属于他们的年少轻狂再也找不到了。
当然,看红色电影或读一本好书有时让他们热血沸腾,但在现实中,他们面对的是老如枯井的事实.
年轻人老了,是另一种老龄化,是靠计划生育挽救不了的,我们多希望有一天,苍穹如壁,海天相接,那里的年轻人斗志昂扬,努力奋斗,向往光明。那时候,年轻人就永远不会老了。
“啊!你怎么这么年轻?”
“是啊,还这么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