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三中学雏鹰宣讲团开展《珍爱生命,阳光生活》主题宣讲活动

郑州市第三中学
创建于2023-02-20
阅读 51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06:09

        大家好,我是郑州市第三中学雏鹰宣讲团成员七一班李晨瑶,今天我宣讲的主题是《珍爱生命,阳光生活》。

      青春期是心理发展的高峰阶段,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青年初期自我发展的重要课题。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会指导和支配青年人的志向和行动,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和成人意义重大。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应当包括:1.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要实事求是。2.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要一分为二。3.学会正直、善良、真诚、勤奋。4.学会勇于承担责任和有爱心。5.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具有高效、快乐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应保持稳定协调的情绪、正常的智能,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心理健康的具体衡量标准如下:1.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3.意志健全;4. 行为协调;5.适应环境;6.热爱生活;7.人际良好;8.反应适度。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科学用脑、有目的的放松能帮助青少年发现学习的乐趣、激发求知欲,不断探索,并成为自信的终身学习者。科学用脑小建议:

1.定时放空大脑,常用高效学习方法。2.及时补充睡眠,利于大脑清洁、记忆。3.积极搬炼身体,促进大脑新神经元生长。

       同伴关系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具有其他人际关系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青少年同伴群体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相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个性成长、客观自我评价:同伴群体间接地影响青少年认识自我,觉察自我,从而帮助其关注自己的个性成长,形成客观自我评价。

      2.自尊与自信: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可以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帮助其培养自信,朋友还提供社会行为的参照榜样,提高青少年的自尊水平。

      3.道德感与正义感:真正的好朋友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正向的,不会是鼓励服从、压抑个体独特性,但不良群体却可能会使青少年形成错误的道德感和错误的正义感,甚至背离社会和家庭。       

       学生在学习生涯中面临着压力。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父母可以给予孩子恰当而充分的支持。应对孩子的学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1.理性关注成绩积极关注成长:父母要正确看待学习成绩,唯分数论不可取。

       2.帮助孩子建立合理学习目标:目标定位合理有利于孩子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3.协助孩子养成健康作息习惯:拥有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才能保障身体应对高强度的学习。

       4.引导孩子积极应对考试焦虑:适当宣泄焦虑情绪。可采取放松训练、积极自我暗示来应对考试焦虑,正视心理问题、寻求专业帮助。

       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迅速。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家长过多的呵护和关心会成为束缚青少年的“绳索"。家长要处理好亲子之间的"分"与“合"的关系,可注意以下几方面:1.接纳青少年独立需求,不可一味压制。2. 鼓励孩子独立的同时,注重积极引导。3. 引导青少年独立意识,避免误入歧途。4.尊重青少年独立行为,少批评少指责。5.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适时关心指导。

       青少年自我意识日渐成熟,自我概念日渐稳定,拥有很强的自尊心,道德意识高度发展。且青春期是个体生理发展显著加速的阶段,但心理的发展却远跟不上生理的发展,因此造成身心发展矛盾重重,心理矛盾与冲突激烈。家长可学习以下心理教育小技巧:

      1.保持冷静:青少年好争辩,父母与孩子有分歧时应保持冷静,把握原则,表达意见,合理引导。

      2.减少指责:青少年对公开批评十分敏感,父母应避免在他人面前指责青少年的缺点。

     3.认可个性:青少年常常十分坚持其个体独特性,父母应认可青少年的独特性,并鼓励其形成更平和长远的思考角度。

     4. 发展自主:父母应避免替孩子做过多决定,但可以给予如何从失败中吸取经验的建议,从而促进孩子自主性发展。  

       牵着乐观的手,追逐理想的生涯将不再苦恼,牵着勇敢的手,追逐未来的航向不再迷茫。乐观、专注,用新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充实、努力,用行动给每一天赋予梦想的意义。当我们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正确、从容、坦然的面对一切,方能走出更加美好更加健康的人生路。

阅读 51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