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勤耕不辍——《聚焦作业设计,提升命题能力》教研活动

🦌
创建于2023-02-15
阅读 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研花开初春时,同心掬得满庭芳。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相关文件精神,深入落实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工作部署要求,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及命题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好地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目标。2月15日上午,迎着春风,许昌市新东街学校(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东区教研员赵蕾老师专题讲座《聚焦作业设计,提升命题能力》。

本次讲座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布置作业存在的问题、作业命题变革的原因、作业命题设计案例解读、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案例。

讲座伊始,赵蕾老师首先以问题的形式和现场老师们进行互动,并用真实的作业案例,揭露目前作业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

1. 指向识记、巩固类的作业占了主导地位,实践运用类作业少。

2. 作业类型较单一,缺少趣味性,多是统一布置,缺少分层布。

3. 作业布置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缺少整体的规划

4. 学校、教师缺乏好的作业练习资源,团队合作不足。

从2017年开始,便不断有相关文件向作业设计、作业评价、命题考试等内容提出要求。好的作业设计是推动和优化课堂教学的“兴奋剂”,它不仅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思维得到拓展和升华,而且能让师生以最少的“量”,达成最优的“效”。因此,作业命题的变革是必然的。

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我们应做到:严格控制作业的数量与时间;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对于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作业的设计;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加强作业批改和反馈,提高作业有效性。

紧接着,赵蕾老师对作业命题进行了具体的举例说明。提出命题要实现从传统的“知识考查”到“知识为基、能力为重”考查的转变,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过程和关键能力,进一步深化试题的情境创设和呈现方式,加大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凸显创新人才培养在教育改革事业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且行单元整合之路,且思作业设计之法。最后,赵蕾老师结合单元整体作业实际案例,向我们指出在进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时,要注重教材分析、注重形式创新、注重设计分层、注重基于生活的实践性作业。同时,要注意把握“量度”,即完成所花的时间是否符合规定;保证“效度”,即对知识与能力的训练是否有针对性;体现“宽度”,即是否有弹性,能否满足各类学生的成长需要;追求“深度”,即是否关注思维的启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行至山中不停步,船至江中奋力楫。此次讲座务实高效,老师们对新课标理念下作业设计与命题的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作业设计与命题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将进一步思考实践,锤炼专业技能,促进专业发展。

阅读 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