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韩先楚位列上将。按照资历,韩先楚应该站在中将那一列,但据说伟人毛泽东主席亲自批了六个字:“韩有功,中晋上”。
还据说,这次引人注目的破格,没有产生任何疑议,因为他是这次授衔中唯一一位没打过败仗的将军,百战百胜绝非虚言。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
身在风光旖旎、美景与风情同在的海南,更应该记住韩将军。如非他有智有勇、大智大勇,海南可能就成为了第二个台湾。
下面是韩将军简历:
韩先楚,湖北红安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首任军长,原中央军委常委,曾任副总参谋长、志愿军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兰州军区司令员。1986年病逝,享年73岁。
解放海南岛的绘画作品
解放海南岛的真实场景
历史会有偶然,就是会有一些特定因素左右历史的走向。发现并掌控了这些特定因素,某种意义上就是掌控了历史。
韩先楚就是这样的人。而且有两次。
先说第一次。
1949年底,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路南下达到广东。其中第15兵团到了徐闻,与海南岛隔海相望,他们就是后来登岛的主力。15兵团由40、43两个军组成,韩先楚任兵团副司令兼40军军长。
不言而喻,他们的目标是渡海,解放海南岛。海峡的对面是国民党军把守的澄迈和临高。
矗立在临高海边的渡海纪念碑
当时的布局是43军在东,目标是澄迈;40军在西,目标是临高。
四野战士多是东北人,很多人从未见过大海,他们从东北一路狂奔到这里,不怕对岸的国民党军敌手,但对这么宽的海峡,显然有点畏惧。而且,刚刚前不久,也就是1949年的10月,三野在金门登岛失利,近万人的部队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这对四野显然也是阴影。所以上下各级都有畏难情绪。
国民党军的金门布阵。远处隐约可见大陆的海岸,就这么最近处仅有两公里的距离,便使解放军的渡海作战遭遇重创,可见海战的凶险。而琼州海峡的宽度有25--30公里,且浪急风大,波涛翻滚。
但是作为主要指挥员的韩先楚,更多地看到了登岛作战的有利条件。第一,岛上的守军号称有十余万人,有海陆空立体防御,但毕竟对岸的海岸线漫长,一定有可以上岸的缝隙可以利用;第二,对岸有坚持斗争二十几年的琼崖纵队,已经有一定实力,可以作为接应。第三,四月份之前有西北季风,我军渡海顺风顺水,可以利用。
琼崖纵队的主要领导,中间一位即纵队司令冯白驹。解放后冯司令曾担任广东省、浙江省副省长、海南军区司令。注意图上,他们还是红军服装。
琼崖纵队算是一个奇迹。他们是当年红色娘子军的继承人,在海南极为艰苦,孤立无援的条件下坚持了二十三年,冯白驹司令曾被国民党当局以“寸骨寸金”的代价悬赏。但他们红旗始终不倒,队伍此时已经发展到了近万人。这样的游击队,要和国民党正规军对峙还有点困难,但接应渡海大军还是可以使力的。
和琼崖纵队取得联系后,韩先楚寻找时机,让40军的部队组织小股偷渡,后来规模达到了团级,与43军一起,先期陆续登岛近万人。这些精锐潜入琼崖纵队的根据地,待机而动,有力保证了主力的登岛。
冯白驹的雕像
偷渡的成功,让韩先楚非常高兴,但他更担心第三个问题:季节。渡海用的是帆船,必须借助风力,琼州海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南风,只有冬季才有西风北风、西北风,风向转换的时间就是谷雨,四月下旬。
当时我军上下都认为准备不够,对渔港和渔民做了实地调查,主张在四月谷雨之前渡海的韩先楚属于少数派,所以兵团上报的集体意见是延后到1950年下半年或者年底实施。但韩先楚不断在15兵团和四野领导层中强调自己的主张,直至以个人名义向最该领导层提出自己的意见,甚至表示:“如果43军没准备好,我愿率40军主力渡海作战。”
这就等于是立了军令状。横刀立马,舍我其谁!
解放海南岛时征集的渔船
最高领导层终于采纳了他的意见,决定4月16日全军渡海。韩先楚坚守自己的诺言,跳上战船随前锋部队第一波登岛,战士们苦劝不住,只有围在他身边,用自己的身躯为他分担一些危险。
次日凌晨3点,红旗插上了海南岛。
2个月后的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随后美军封锁了台湾海峡。
回顾历史,一身冷汗。我们不需要做更多的假设,但应该记住,正是韩先楚在这个历史瞬间的坚持和担当,海南才没有成为第二个台湾。
解放军登上海滩
下面说韩先楚把握的第二个历史瞬间。这就和美亭有关了。
美亭,是澄迈县离海岸大约10公里的一个小村庄。以澄迈为目标的43军第一梯队上岸后,在这里遇上了国民党军的主力。
国民党军守卫海南的有十多万人,主帅薛岳。薛岳是蒋介石麾下的一级上将,素以多谋自傲,也以能战闻名,绰号“老虎”。在海南,薛岳精心构建了防线,因为他字伯陵,因此这条防线便被称为“伯陵防线”,美亭是防线中的一环。
薛岳下令,调集周边部队5个半师5万余人增援,务必要实施包围吃掉共军的这支部队,按照蒋介石的形容是,“胜败存亡,在此一举”。
真实的战斗场面
真实的战斗场面
被包围的登陆部队和赶来接应的琼崖纵队合计也有万余人之多,此时转入固守待援。这就是美亭之战和风门岭阻击战、加岭山反击战的背景与战场态势。
战况很惨烈,双方都没有退路。坚守风门岭的我军一个加强连200人,拼到只剩13勇士。这个连后来被授予“渡海英雄连”荣誉称号。
风门岭阻击战仅剩的十三勇士
重点来了。话说韩先楚率队在临高登陆,迅速登岸。按照预设的任务,他们要沿海南岛的西海岸南下,直插儋州。
虽然也有激战,但韩先楚警觉地认为:他们在临高遇到的不是原本预期的敌军主力,敌军主力去哪儿了?
这就是敏锐。
此时传来43军登陆部队遇到强敌的消息,韩先楚立即判断出敌军对我军在临高的登陆判断失误,主力已经调走。于是韩先楚当机立断,命令主力连夜奔驰向东至美亭支援43军,在美亭的外围对正在围攻43军登陆部队的国民党军主力,形成了罕见的反包围。
这就是担当。
攻入澄迈县城的解放军,注意建筑上的字“澄迈县党部”
薛岳如愿迎来了海南决战,但结局却不如他想像的那么美好,战况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下。
论战力,薛岳哪能和四野抗衡,43军和40军内外合力,一举歼灭了薛岳的主力。薛岳精心布置了数月的防线,就这么被摧枯拉朽般的冲垮了,无奈只得掉头撤出海南。
有关美亭之战的资料
有关美亭之战的资料
美亭之战获得了高度评价。而仅仅三五个月之后,韩先楚将军和他的麾下,尚未解鞍修整,便又带着一身风尘,调头北上,奔赴朝鲜。韩先楚受命担任志愿军副司令。
海南解放后,政府在美亭和风门岭等激战之地建了纪念园林和纪念碑,供人凭吊。在美亭的“解放海南战役决战胜利纪念园”,我们拍了以下照片。
解放海南战役决战胜利纪念园
解放海南战役决战胜利纪念碑
风门岭革命烈士纪念碑
纪念园庄严肃穆,有很多关于这次战斗的详细说明。本文的很多资料也来自这里。
我们也留个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