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之安欣 社会 角色 小人物

亦妖亦神
创建于2023-02-18
阅读 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从春节到现在,很多人打招呼的方式从“过年好”变成了“看《狂飙》了吗”,如果回答是“没有”,约等于把话题聊没了。今天略有闲暇,也来聊聊。首先是《狂飙》剧名背后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在狂飙?

    答曰:尺度在狂飙,正义在狂飙,演技在狂飙.....确实,这是一部难得的好剧,作为非专业观众,足以感受到该剧中小人物在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命运转折、人性矛盾、心理冲突做了大量深刻而细腻的刻画,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刑侦扫黑题材故事情节,之所以技高一筹,除了“硬核”演员演技打底外,其厉害之处在于找准了叙述角度和呈现方式。敢于对隐藏于“人情世故”下的社会潜规则进行调侃,其精神文化内核远比其他扫黑剧更加丰满、深刻。

    作为普通观众,已经很难简单地将某个角色定义为“好人”或“坏人”,但也从角色演绎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和身边的人,看到了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复杂,看到了小人物的命运转折,看到了情、法、理的纠结缠绕。

    观剧体会,联想自身,终究有些情绪起伏,甚至有些压抑难平,只想说几句与自己和解,那就从从安欣开始吧:“安欣”这个角色在该剧中作为理想主义者的化身,出生于警察家庭,生父为孟德海和安长林上级,舍身救了他们两个,被安长林收养,孟、安是京海公安两个BOSS级人物,对安欣很照顾。按说这样的出生背景和社会关系,就我的理解,在事业、爱情上,只要按部就班,不惹事、不出事,妥妥的人生幸福赢家。但安欣的出场,就跌破了世俗的眼睛。46岁中年人满头白发,连老同事张彪队长都当面调侃他:“要家庭没家庭,要孩子没孩子”,职业上呢,早年因勇夺炸弹保护同事立过大功,而现实是简历上写的职位是信息科科长。指导纪组长都吃惊的说:“立过大功这个年龄至少应该是个处长了”。没有家庭,没有子女,没有事业,46岁的安欣在社会世俗绝大多数人眼里,确实“混”的不好,20多年从警生涯,揪着扫黑这个事,硬生生的把一手好牌打成了烂牌。然而曾经的安欣,一身热血,正直善良,他会把自己的年夜饭跟高启强一起吃,悄悄开个门让高启强听到春晚电视声音,他可以把容易出成绩又不危险的活留给同事,自己去当卧底,去扛炸药,干最苦最危险的活都没有怨言,哪怕自己职位没有升迁,甚至办案多次被举报都没有泄气,还敢公开对时任副市长赵立冬当面喊话他一定会抓到徐江,牵扯其中的人一个也跑不掉。

    反观我们大多数人,初入职场何尝不跟安欣一样对工作、对同事、对他人充满善意,希望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凭借自己努力获得应有回报,但社会现实很快会教育我们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我们会看到身边深谙人情世故、懂得迎来送往、精通谋略算计、会说话能办事的“能人”更快地走上了更高职位,更多地获得了名利,赢得更好的社会评价。当掌握社会资源的“主流”们都随大流的时候,“主流”的价值观、道德品质和我们内心价值观冲突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纠结、摇摆、徘徊,甚至痛苦、挣扎。但如果哪一天你最亲的家人对你的现状也不满意,希望放弃你内心的“正直”的坚持,多随从人情世故的时候,要么随波逐流慢慢成为自己不认识甚至曾经讨厌的那个人,要么消极回避、隐藏自己成为剧中安欣的样子。但人们心中又感觉到这样子不对,又不知道如何解释为什么一个正直的人会是这样的人生机遇,又或许看到曾经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多少有点情绪难平。为什么“正直”的人混不好?

    先说为什么“不正直”的人混的好,他们做人做事原则其实只有一条对自己有没有好处,有什么好处,在法律法规、社会风俗允许或灰色地带内。西方哲学观点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者“功利主义者”。道德标准,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最高标准,拥有较高道德标准的人,即使法律法规、公序良俗允许或未明确禁止,一个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也有自己内心坚持的标准。

    一个人对自己标准高了,难免也会同样的要求别人,我们可以看到安欣认识高启强没多久一次去他那市场里跟李响三个人一起吃饭,高说自己最近读书了,还把青年文摘上的一句话说给他听“要把敌人当做朋友处”,安欣有点不高兴,马上说给他开个书单,书单里有《孙子兵法》,高启强还真的是很认真去读书了,《孙子兵法》也看的认真、记得清楚、用的灵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谋略、能自律、不粗暴的黑老板。在没有更多、更高标准束缚和自我要求之下,一个“不正直”的人更容易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易,更容易获得更多权利和名望。他人与之合作,也更容易进行资源利益的交换。

话到此处,不由想起曾国藩先生的几件典型事件,第一件:“画图甚陋”遭同事讥笑。第二件:批评皇帝。第三件:在长沙“打脱牙”和“血吞”。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当时的曾先生在自己晚年之前是多么“正直”的一个人。又何止这几件?我们可能很难想象,身为副部级官员的曾先生怎么为人做事像个“愣头青”呢。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曾先生郁郁不得志,在回家的两年时间里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他越来越清楚自己的致命弱点: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一味刚强。他终于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是强者,实际上是弱者。在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看起来柔软退让之人,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正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社会潜规则潜移默化数千年,不可能一个行动就扫清。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这片土地生存的必要手段。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通过一个一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力量,到达胜利的彼岸。

阅读 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