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向实处做 ——桓台县城南学校数学组新课标落实汇报

用户2765239
创建于2023-02-14
阅读 2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新课标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数学教研组确立“5+27+8”三阶段教学模式,力争以此为抓手,落实学生的基础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2023年2月10日,数学组张磊老师在城南学校初中部举行的《砥砺深耕新课标 芳华待灼向未来》活动中,代表数学组就落实新课标的实践经验做出汇报。

第一阶段:5分钟环节,立足锻炼学生的基本能力

      此环节主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书面表达和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师会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灵活组织教学活动,主要组织形式如下:

    (1) 争当数学计算小达人

      计算丢分是中考中丢分最严重的一个项目,所以提高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在“5分钟环节”中采用限时计算的方法,针对求解方程和不等式、有理数运算(二次根式)、求简单的函数表达式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滚动训练、及时反馈,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得分能力。 

    (2) 数学小讲师进课堂

      我们都知道:讲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条理性,那么如何将“数学小讲师”作为常规教学活动融入课堂呢?比如:很多学生对几何有畏难情绪,他们总感觉几何题难做、几何图形难看懂,针对这一情况,当课程涉及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特殊平行四边形、圆等几何模型的证明题时,老师就会精选上节课的典型例题和易错题,在“5分钟环节”中,让学生上讲台或小组内说几何语言,以此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几何的规律和思维方式。

第二阶段:27分钟环节,以生为本,创建合作探究新课堂

      根据数学教学的内容、性质、特点,数学学科的概念课、公式定理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都具有不同的规律。但无论哪种课型,我们始终要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激活学生探究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以新授课为例,此环节一般设置有以下四个方面: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入新知.----可以用数学问题或者生活情境引入新课,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

     (2)自学活动,形成知识,发展能力----学生自学、相互交流、产生质疑、互相讨论;老师要引导学生、精讲点拨。

     (3)反思总结,题组训练,掌握方法-----知识要落地要形成能力,一定要总结方法;题目训练要分层布置,以帮助不同的孩子提升能力。

     (4)取得成效,形成结构,转化迁移---学习过程就是“自我获取,自我构建,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过程。

      在“27分钟环节”中,老师要时刻坚持“以学定教”为指导,以“问题”为中心,以“情感激励”为突破口,以“讨论释疑”为主要方式,以“训练思维”为主线。

    第三阶段:8分钟环节,用课堂检测发挥以测代练作用

      课堂检测能准确地发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于学生,它会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帮助学生进行精准的自我定位并及时弥补薄弱知识点、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试能力;于老师,它为老师了解学生、调整课堂提供依据。数学组在此环节把握的原则为:

    (1)检测内容以当堂内容为主;

    (2)题量适中,一般2-3题,设置8分钟,做完上交;

    (3)难度适中:基础为主,适当出能力题,使所有同学学有所得;

    (4)批改反馈真正落实:老师要做到全批全改,要求学生逐一过关,个别出错较多的学生老师要在晚辅时间单独辅导,做到日日清,当日反馈落实对于提升学生作业质量大有裨益;

    (5)每周再复习错题:将每章的课堂检测装订成册,方便复习,使检测更具有“长期效益”,使知识真正内化,老师也会从课堂检测中取材,挑选重点题进行周测,再次规范学生的答题技巧。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数学教研组将在教研员、于校长的专业指引下继续摸索、实践切实有效的课堂模式,以生为本,向实处做!

阅读 2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