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一想到马上要开学了,就觉得不开心,要告别自由自在的假期生活,还担心自己不能跟上学校的生活节奏,怎么办?
心理老师:
告别散漫,回归常态。调整心态,轻装上阵。
1. 回归常态从调节生物钟开始,可以制定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时起床、学习、运动、睡觉,从而更好地适应开学后的学习生活。
2. 开学需要仪式感,开学前收拾和清理自己的学习环境,整理书桌和书架;每天都提前准备好第二天的衣物,出门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仪表,对着镜子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朝气蓬勃地走进学校。
二
学生:
除了生活节奏,学习也很让人头疼呢!不知道我该如何面对我那乱成一团的假期作业和新学期的学习任务,我该怎么办啊?
心理老师: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首先,记得清点假期作业完成情况:完成的整理提交;没完成的积极补救。其次,浏览新学期教材目录,快速跳读翻阅内容,初步建立框架。适当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从容地应对学习的新阶段!
2.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一份详细可行的新学期计划。计划中不仅包括学习目标,还包括个性发展、兴趣特长等内容。如新学期要重点突破的学科成绩,要不要学一门新特长等。计划的内容应适中。
三
学生:
和老师同学一个假期没见,好像都快忘记怎么和他们相处了,有点“社恐”了,怎么办?
心理老师:
分享趣事,倾诉心事。主动交流,换位思考。
1.无论你是一个刚到新环境的“新生”,还是一个假期结束返校的“老生”,都可以尝试去准备一些你在假期里的所见所闻、怪事趣事、所学所得和你的同学、老师们分享。分享趣事、倾诉心事会让你们的关系更亲近哦!
2.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创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与人沟通时要学会换位思考。掌握同学之间的交往准则,主动与同学交流,增强情绪控制,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宽容心态。
四
学生:
新学期开始又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了,虽然也很期待自己有突破和进步,但是也很担心做不好一些任务,要是emo了可怎么办?
心理老师:
调动身体,活力满满。长路漫漫,有人陪伴。
1.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实验发现,即使自己做出微笑的动作,也能带动我们的心情,帮助我们情绪放松。平缓呼吸法可以帮助人们处理负面情绪。①用鼻腔深深吸一口气;②屏住呼吸,慢慢默数5秒;③缓缓呼气;④确定已完全呼出气体后,再正常呼吸两次。
2.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合理求助,积极利用身边的资源来调节情绪。“一个好汉三个帮”,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可向父母、老师、同学等倾诉和寻求帮助。
五
学生:
假期时,我对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已成习惯,可谓“机不离手”。开学后,心里可能会控制不住想玩,我该如何控制对电子产品的使用呢?
心理老师:
眼不见,心不烦。丰富生活,转移注意。
1.采取“隔离法”,如将手机调成静音,放在看不见的地方,减少无关刺激的干扰;“等待10分钟”,期间专注于手头的任务,等过了10分钟想玩手机的念头就没那么强烈,也许已经沉浸在学习之中。
2.同学们可以做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如进行体育锻炼、去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或者画画下棋等。上课时,你可以在桌子上贴一个纸条,当自己走神时,有意识地默读纸条上的句子来提醒自己,例如,我能集中注意听课。给自己制定一个短期小目标,当自己能成功延长注意时间时,对自己进行奖赏;也可以通过听课小技巧,例如,听课时在心里复述老师的话或记笔记,来训练自己听课时的注意力。
六
学生:
放假时,家里还算“母慈子孝”,一片祥和,但开学后估计我父母又要切换成“唠叨模式”了,该怎么和他们和平交流呢?
心理老师:
回忆点滴,重温美好。真诚沟通,倾诉内心。
1.开学前,可以与父母一起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分享下收获和遗憾(读书、郊游、休息、娱乐、交往等各方面),并及时总结经验或分析原因。既能重温美好的亲子时光,又是这个假期的完结仪式,还能为下个长假制定计划提供参考。
2.真诚地与父母沟通,让他们听听你内心的声音。找一个双方情绪比较好的时候,像对朋友一样跟父母说出你的心声。为了更好地回归校园生活,平心静气,共同协商,一起规划学习和休闲娱乐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