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为鉴明缺漏,深思慎省定对策——2019级高三年级语文组第二次集体备课暨月考质量分析会

Zhang大侠
创建于2019-10-26
阅读 12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紧跟新高考发展趋势、了解学生学情动态并及时调整备考策略,2019年10月23日,高三语文组魏芳、石彦娴、林爱利、张丽霞、符海燕五位老师在高三年级办公室开展了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本次集体备课针对刚刚结束的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的命题情况、阅卷情况进行了交流,主要内容有:

        一、试卷命题情况说明

        二、考试总体情况概述

        三、阅卷具体情况说明

        四、下阶段备考策略调整

一、试卷命题情况说明

        本次月考试题由张丽霞老师负责命题,符海燕老师负责审题。

整张试卷共22道题,主观题9道,分值占比74% ,客观题13道,分值占比26%;学科总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

         1、试卷考查能力涉及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语言表达、探究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 

         2、试卷结构形式

        本次考试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大部分:阅读题为70分;表达题80分,写作60分。题型、呈现方式紧扣新高考要求,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二、考试总体情况概述

        总体试题难度0.5,信度0.6,区分度0.18,年级平均分74.6,最高分100分,最低分14分,及格人数41人,及格率8.25%,低分率9.51%。1,2,3,4,5,7,10,11,12,14,17,18,19小题为客观题,总分39分,年级平均分22.97分,得分率46.54%;6,8,9,13,15,16,20,21题为主观题,总分51分,年级均分17.57分,得分率34.44%;22题为作文,总分60分,年级均分34.1,得分率56.83%。

        试题总体难度适中,但学生考试情况并不理想,缺乏高分,低分率高。

三、阅卷具体情况说明

      本次阅卷采用流水电子阅卷,任务分配如下:

      魏芳: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应用改错题

      林爱利:文言文翻译、古诗鉴赏

      符海燕:实用类文本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图文转换题

      张丽霞、石彦娴:作文

具体改卷情况及备考建议如下:

(一)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6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各类信息的筛选、概括和整合能力,本题满分6分,平均分2.3分。答题出现的主要问题有:缺乏概括归类能力,只单纯罗列原文,没有进行概括及同类归纳;要点概括不全,只答出内部创新或外部环境中的其中一方面学生没有立足全文答题,答案的范围只在局部。教师要和学生强调实用类阅读文本答题的全局观,并强化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8题小说阅读平均分在1.5左右,主要出现的问题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没有写学序号,答题随意;对于小说类型的题,在答题思路上还没有加以训练,所以呈现出来的是没有条理,只是集中在某一个点上,造成得分率偏低。后期复习到文学类文本小说的专题,要集中讲解相关题型的答题思路,并配合练习加以巩固。

        第9题考查小说情节的作用,平均分在1.6分左右,问题主要集中在:只能就答案中的某一个点来去分析,忽略了其它方面,所以相对得分较低;喜欢用比较空泛的话来答题,例如:突出人物形象,而不会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需要对小说阅读典型题型细致讲解,让学生基本掌握答题思路。

(三)   文言文翻译

        13题古文翻译题总共有两个小题,总分为10分。这次考试该题的年级平均分是3.02分,同比第一次月考少了0.09分。得分点主要在第一道小题,该题的得分区间大多在3~5分。而第二小题得分就少了,得分区间基本在0—2分。这道题得分少,主要是定语后置没有翻译出来,实词“赍”,“驿书”,“稽滞”翻译不对。所以,接下来复习文言翻译,还是要强调文言特殊句式的掌握和实词的积累。

(四)   古诗鉴赏

        15题是古诗鉴赏题,总分是6分。该题的年级平均分是1.11分,而第一次月考该题的平均分为2.27分。平均分相差1.16分。这道题考得不好,并不是题难,但部分学生无法准确理解诗歌内容,也不知道什么是“抒情手法”,对古诗鉴赏的答题术语掌握不够,导致大多数同学答非所问。因此,在古诗鉴赏部分的复习中,既要重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要重视对基本手法、常用术语的讲述。

(五)   名篇名句默写

        第16题为情景性默写,考察学生对重要文言文及古诗篇目的记忆和理解,满分6分,平均分1.9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书写习惯差,有连笔习惯 2、错别字较多,常见字及生僻字的书写都存在错误,如生僻的“砯”字,常见的“萧”“壑”错误率都很高。 从内容的理解上来说,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出句子,基本是因错字而丢分。因此,我们平时应重视学生的书写习惯,多检查,要让学生不仅背对,还要写对。

(六)   语言文字应用

       ①    改错题

        第20题改错,年级平均得分1.9分,学生基本都能找出使用不恰当的词语,但很少能够改对,问题主要是:第一平时书面语体词语积累太少,第二改错时只是简单的断章取义,想到同义词就改,没有结合前后文本的逻辑关系,以致修改错误。月考结束后需要就出现的问题要继续跟学生强调并指导纠正,平时通过练习多积累多总结书面语体的用语,提升此类题型的答题正确率。

        ②    图文转换题

        第21题是图文转换题与下定义题的结合体,满分6分,平均分:2.9分。主要问题: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不理解下定义的含义和具体方法,因此只将本题作为一道单纯的图文转换题来答题,忽略了下定义的基本要求。教师要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多训练相类似题型,使学生掌握做此类题的方法,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作文

        本次的作文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不能够解读题目要求,导致偏离题意。本次作文的主要问题有:①审题不准确、论点太泛、没有联系材料或就事论事,大部分同学没能找准本文最合适的切入点,偏题现象比较严重。偏题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割断读书与环境的联系,将读书等同于学习,或是二者都不提,只讲兴趣,意志力等话题。②结构混乱、思路不清晰、缺少例子或用例不当、语言啰嗦、缺少议论,主要分为将材料作为写作素材以及全篇不提材料两种类型。③字数不足、字迹潦草,字数不足800字的情况相对于上次月考有所好转,但还是没能消灭0字数作文。

        整改措施如下:①继续做好讲练结合,不断针对审题立意强化训练。目标是让学生读完整体材料,明确任务,看清方向,找准切入点。②关于滥用题目素材,需不断告知学生两种做法都不可取,找出典型作文与学生进行分析,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③继续强调满字数的重要性,各班语文老师分别找学生谈话,逐个击破,盯死学生,达到字数最低要求。

四、下阶段备考策略调整 

        通过讨论及分析,高三语文组制定了下阶段的备考策略:

(一)文言文、诗歌鉴赏的复习要不断强化,在掌握了方法、鉴赏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练习,增强文言语感,提高答题技巧。

(二)名篇名句指导背诵重点在理解背诵,在落实写;要求学生写后同学之间交叉检查,务求准确,提高得分率。

(三)进入现代文复习后,对文学类文本的创作手法和技巧要作为重点讲练。

(四)语言文字应用方面要夯实基础知识,加强审题意识及整体观念。

(五)始终坚信,只要是考试,就一定有规律,在教学中发现规律让学生在做题训练中积累经验,总结规律。

(六)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杜绝弃考、消极考试的现象。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大家不仅对本次考试的阅卷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避免了因流水阅卷导致的信息缺失,而且对今后的复习备考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和规划。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学生和教师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只有树立“把每一次普通的考试当作高考”的态度,认真地分析每一次考试体现的问题,正视其中的不足,才能不断地完善方法、更好地应对高考新形势,在接下来的备考中,高三语文组定会继续以考为鉴、查漏补缺,深思慎省、砥砺前行!

阅读 12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