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三中6(2)班雏鹰小队活动记录

其乐无穷
创建于2023-02-12
阅读 5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队员:胡张淳,唐梓轩,卜嘉睿,景煜淇,孙洪煜,盛冰慧,温泽昊,宋琪乐

闵行博物馆不仅是闵行地区的一道文化风景线,更是上海在新时代中不断发展的证明。2023年2月12日,雏鹰小队八位同学一起参观了闵行博物馆。

《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展厅分为序厅和“传统乐器”、“大同乐会”、“乐器制作技艺”、“少数民族乐器”四个主题板块。 

“传统乐器”板块根据乐器“吹、拉、弹、打”的分类方式进行展示,呈现乐器在不同时代的发展特征和历史亮点。

 “大同乐会”板块通过展示我国近现代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民间乐团“大同乐会”的历史人文器物,呈现其对于中国近现代音乐/乐器文化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乐器制作技艺”板块通过展示中国当代乐器制作技艺水平和优秀技师,呈现中国乐器文化传承与创新精髓。

“少数民族乐器”板块通过展示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西南少数民族的乐器与民俗,呈现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 

唐梓轩:了解并学习中国民族乐器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亲身体验乐器之“声”的精妙动人。中国民族乐器在闵行博物馆保存如此繁多和完整,配上电子屏幕的介绍,可让我们中学生们一饱眼福,深深为之骄傲!

胡张淳:中国民族乐器源远流长,传民族之魂,承文化之脉。少数民族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交融共存,才能共筑我们中国的繁华景象。

宋琪乐;上海旧名华亭海,又称上洋或海上,北宋时已有上海务。南宋以后生齿日繁,蕃商云集,始设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立县。从此以后,承江海之利,人烟万井,商贾辐辏,民物繁庶,号称东南壮县。

1843年上海开埠,国门初开,西风东渐,科技、制度、思想、文化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工厂、银行、学校、书局都先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更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华,并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地点。

1928年县市分冶,上海特别市成立,上海县成为郊县,功能发生转变,乡村面貌初步形成改观。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县发展成为上海的农业副产品生产基地与工业卫星城,贡献卓著。1992年,上海县与原闵行区合并,成立新闵行区,上海县700年的历史从此宣告结束。

盛冰慧:1951年,3月马桥区青登乡自发组织了上海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在1952年2月,上海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创立;在1954年时,上海县开始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了1956年时,迎来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上海县初级社几乎全部合并建成高级社,全县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除此之外,我们还另外了解了上海县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的特征,上海县与旧闵行区的融合,上海县市的分治等。

孙洪煜:“衣被天下”,上海建县初,黄道婆从海南岛带回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指导乡人改革纺织工具、改良植棉品种,本地棉纺织及印染业随之兴盛。至明代中叶(16世纪),上海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有“木棉文绫,衣被天下”之称。松江所产布匹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日本、英美等国。后世享其利六百余年,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依然纺织厂林立,轻纺业发达。

“黄道婆传艺”中国古代为衣者,丝、麻、葛、褐四者而已,并无棉成之衣。至元代,“相传木棉一种,黄妪得自崖州,从海舶携归,始教之艺,被德者数百年。”黄道婆传授了织锦技艺,进行了重要的棉纺织技术革新,使纺织功效提高数倍。上海当地农村家家机杼,后世享其利六百余年。

初建的上海县,东西160里,南北90里,土地共计22062顷4亩。广原腴壤,平畴沃野居多,“其膏腴富庶与华亭同”,并且东依洋海,北枕吴淞,交通便捷,渔业盐业发达,“是足以壮兹邑矣”。

温泽昊:上海县,它的历史十分悠久,根据马桥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通过这次参观,我了解了马桥古文化的历史。首先我知道了我的祖先们他们居住生活的环境。他们临海而住,他们用竹竿、芦苇、茅草等搭建房屋,又挖掘水井、窖穴和养殖坑,还利用灶坑专门进行陶器的烧制,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

他们通过渔猎活动在自然中获取食物,也饲养少量家畜增加肉食来源。他们遵循生活的需要,打磨制作生产工具,烧制出精美的饮器和食器,还发明了保存食物的水坑,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马桥先祖已经利用石斧、石刀等工具进行狩猎,还能用石犁,石锄进行农业生产活动。马桥先祖已经能够烧制各种形状的陶器来盛装食物。马桥先祖特别聪明,为了给水产品保鲜,提高食物品质,也为供不时之需,他们发明了专门存放水生动物的水坑。日常生活中可将捕获的鱼、鳖、蛤等水生动物临时养放在坑内,供随时取来食用。

     通过这次博物馆之旅,我对马桥先祖的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学会了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海猎、农业生产等活动。他们虽然不如我们现在先进,但是能在当时那样恶劣的条件下,制造出各种工具我还是十分佩服他们的!

景煜淇:马桥文化距今大约3900-3200年,马桥遗址于1959年发现,经60年代、90年代、21世纪多次挖掘后,出土了陶瓷生活用具、石器、骨器、青铜生产工具等1000多件文物,遗址面积也从一开始的5000平方米扩大到10多万平方米。展馆以“天(浩渺星河 时光旖旎)、地(广袤沃土 文明演进)、人(应时器物 恬淡生活)”三大篇章为创作理念,以马桥文化3500年的历史发展为主线,在讲解员的生动解说和考古发掘现场的还原下,令我们仿佛看到了以独特陶器群和石器为代表,尽现马桥先民生存求索、远年图腾的“桃源世界”,感受到了那段悠久时光中冈身沿海古村落文明的变迁和兴衰。

卜嘉睿:我们七宝三中六二班,第六小队---雏鹰队来到了闵行博物馆进行这次有意义有团队活动,该场馆的建成是闵行地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展厅内一张张沉甸甸的照片展示,是充分表现闵行地区人杰地灵、崇文厚德的文化名片。也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这里,我行走在历史的长河中,透过一件件展品,一幕幕场景,一个个故事,感受到文明的变迁,千百年来经过风雨洗礼、岁月积定,铸就了丰硕的文化成果蕴含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编辑:雏鹰小队成员

责编:宋琪乐


     


阅读 5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