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代(2)

盛世之声
创建于2023-02-11
阅读 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4日凌晨一点,高步明接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流调电话,如同被劈头浇了一盆冷水,困意瞬间跑到了九霄云外,比孙悟空的跟斗翻得还远。他打开床头柜上的台灯,随手拿了一个枕头放在背后,半卧半躺在那里愣神。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回想着这几天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过了很久,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几天去的地方不过就是从公司到家,再从家到公司,标准的“两点一线”。接触到的人也很少,只有公司的几个同事。除了在办公室的时候不戴口罩外,上下班的路上或在去公共场所时都会戴口罩,当然,卫生间这样的公共场所倒是例外。这期间,也只有23日晚上看到社区群里发布不让外出的消息,才就近到超市买了些新鲜蔬菜和一箱牛奶,其他时间基本都是待在家里。

转眼,将近三个整天了,高步明严格按照疫情指挥部流调人员的提醒,不外出、不聚集、每天做核酸检测。外出做核酸检测时,也把平时戴的蓝色医用口罩换成了标准的白色N95。

为了避免万一自己有什么事给家人带来不便,一直一个人在卧室里,不再与家人一起吃饭,而是等家人吃过饭离开了餐桌,才把自己的饭拿到卧室里吃。吃过饭,戴上口罩,把餐具洗刷干净后也与家人的分开放置,同时,也与家人的行动轨迹也保持适当的时间间隔,在小小的家庭环境里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居家隔离。

自20日和被隔离的同事接触,已经七天了,除了感觉今年的暖气效果比往年好,在家里穿的衣服比往常年少以外,身体上并没有不良感觉。21日到25日的核酸检测结果也都已出来,没有接到相关人员的电话,说明自己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为了证实自己的情况,也想清楚下一步如何做,比如,能不能正常外出,能不能正常到公司上班?高步明计划向当时流调的同志询问。那天,他先后接到了三个电话,但现在有两个号码关机,一个号码无人接听。

高步明记得,凌晨一点的流调电话是一个女同志打来的,约莫30多岁,声音带点沙哑。在电话咨询的间隙,高步明说了一句,“你们真辛苦,这样晚了还在工作。”电话那端回复说,“没有办法,经常五点多钟才能回到家。”

疫情改变了大家的生活状态,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作息规律。高步明早上做核酸检测的时候,问工作人员什么时候能够出去,他们几个差不多异口同声地说,“不知道。”有一个老人问,“不是说三天吗?”一个年轻的声音说,“没有接到具体时间的通知。”

这几天,高步明每天都在关注所在省的疫情信息,他所在的市没有新增的确诊病例,也没有新增的无症状感染者。


外面的天依然阴着,高 步 明的心也同天气一样,已经有两天没有笑出声了。 疫情已经三年了, 他 从没有感觉到 如此 压抑 ,甚至 还有几分 恐惧 。

很多地方都在静默,但季节没有,气温一天天地降低,地里的大白菜、白萝卜、红萝卜、辣椒一天天地成熟了。往年的这个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卡车都会到田间地头收菜,而今年却不见了货车的影子。农民地里的菜卖不出,城市里的菜价又高得出奇。有报道说,很多地方的道路不通,就是有些地方的高速路口虽然可以自由驶入驶出,但去前的报备和到后的隔离也让货车司机无所适从。在家的不敢出去,出去的不敢回来。

百无聊赖的高无明半躺在床上刷着短视频,一条消息让他露出了笑容。江西15岁高中生胡鑫宇消失的消息有了新的进展,当地宣传部门在胡鑫宇失踪40天后发布了情况通报。家属的呼吁,自媒体的报道已经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胡鑫宇消失的真相不久将会公之于众。那些自认为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人,终将难逃应有的下场。

纸终将包不住火,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做了“天知、地知”的事,人也就一定会知道。


微博推送的“徐州发布”的一条消息,又让高步明刚刚舒展的眉头皱了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怎么可能这样?怎么会这样?”


网上有人戏说,郑州要通过五天时间的流动性管理以有效控制病毒传播,第一战就是夜袭徐州。 大有三国时吕布在徐州偷袭刘备的味道。

阅读 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