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让我发现我心中的那个你

东门牵犬
创建于2021-10-29
阅读 11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李庄,按照百度百科干巴巴的介绍是——长江南岸的蜀国古镇,是以蜿族人为主的少数民族同汉族集居的地方。号称“万里长江第一古镇”。现作为一个镇子隶属宜宾市。

一、当下大多数人的李庄

       近些年,说起李庄,大多数人知道的(或者说是大多数人愿意知道的)无非是:一花二黄三白。即:花生、黄辣丁、黄粑、白肉、白酒、白糕。除了吃的就是喝的。于是,主街上大大小小的餐馆商店鳞次栉比,“第一家”“百年老店”等招牌满街招摇,网红店人气十足。于是,非疫情时期的节假日的李庄街头总是缺不了大群拎着大包小包高声大嗓的大爷和往来逡巡彩衣飘飘搔首弄姿的大妈们。
      说起网红,总算有几家打出民宿招牌的店店,扭捏出一点往日气味和文化皮皮,算是应了一点古镇的景。
      而真正能体现李庄古镇特色,使李庄不同于其他地方而在中国近代史上占一席之地的四绝九宫十八庙,又有多少人知道和了解呢?
      其实,我认为,与其他真正的古镇古迹一样,李庄的意义,就在于其建筑,还在于其人文,更在于其精神。而美食,只是李庄的小小一点点缀而已。一部《南渡北归》,几乎能让你全景了解李庄。所以,如果你要去李庄,之前真的应该好好读读,以区别于“中国大爷”或“中国大妈”。
二、《南渡北归》告诉我的李庄
      李庄作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的四大文化中心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而在文化界留下深刻印象。明清时期遗留的规模宏大的庙宇、殿堂、宗祠等,因南溪李庄乡绅罗南郂的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急国家所急,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期,联合当地乡绅发出了“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号召, 收留了包括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国营造社等中国顶级学术科研机构,封建陈旧的九殿十八庙成了安放书桌、追求崇高美学理想和艺术辉煌的教室课堂。最多时收留的文人学者、师生人数有一万余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贫困的生活,闭塞的交通, 也没能阻止他们在这里继续科学和文化研究, 继续培养大量优秀人才,直至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才先后迁回原处。
三、循着《南渡北归》的指引三游李庄

2017年2月3日,二游李庄
营造社简介
顺小路行车几分钟停车,进正门沿台阶而上进入旧址展厅参观。对照《南渡北归》书中描述李庄的部分故事和情景,常常进行对照和思寻。透过细心观看这些当年迁驻机构和人员活动的旧址、旧貌、一件件的旧物、一张张的照片和详实文字介绍,试图获得更多一些历史点滴信息,尽力寻找早己逝去的大师们的一丝踪迹。此时此刻仿佛间穿越了时空,大师们的风采重现眼前。出侧门沿着山坡察看了残缺不堪的书院侧门和后院,感觉十分苍凉,真是感慨不已。

       徜徉于狭窄曲折的小巷,青石板铺就的小道,每一块青砖都仿佛是书写的方格;错落有致的木阁楼,每一段高大的门槛和沉重的木栅,都像是涂墨的纸张;在一片明清遗留的宗祠殿庙里,在一片古旧沧桑的灰墙黑瓦间,每一个颗粒都是涵养文化的精神土壤。回想当年一群被日寇围追堵截、预置中国文化于死地,试图斩断科研文化命脉的企图。而仍然坚忍不拔、满怀热情的科研学术群体, 在民族危亡、颠沛流离的艰难岁月里,不屈不挠地坚守学术精神和理想追求,他们是真正的文化大师,是延续和挺起中国文化脊梁的英雄。虽因自然生命和时间的推移而远去, 但其卓越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终将不朽。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希望这仅仅是现代人唏嘘的喟叹。一代大师们的强大的精神和风骨,能否激励更多的年轻一代奋起?
漫步走过幽深的席子巷,徘徊驻足羊街,不时东张西望,环视四周,小心翼翼触摸古宅门窗,聆听历史的回声,大有流连忘返、意犹未尽的感觉。中午过了许久才有一点饥饿感,于是找到一家小店特意品尝了当地有名的传统美食—李庄刀口蒜泥白肉,小店的饭菜可口实惠,既是饱腹,也可算是另一文化体验吧。随后再次驱车,经过五、六公里蜿蜒曲折的道路终于到达了栗峰山庄,遥想40年代时这里还是泥泞小路,可以想像那时期傳斯年等一批学者书生偶尔步行往返一趟李庄镇都很不容易。
满怀敬仰,感觉处处都有温度和故事,整天浸泡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慢行细品,兴致盎然,跑遍了各处各点。先是去往李庄镇附近的上月坡月亮田,走过一段田间小道,穿过一片竹林来到营造学社旧址及梁思成、林徽音旧居,看到复原当年营造学社的工作场景布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非常逼真,感觉大师好似归来,倍感亲切。随后按照景区参观图的指引依次踏进张家祠、东嶽庙、祖师殿、慧光寺、胡家院子、罗家院子等逐一参观。
阅读 11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