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学原创】从安头寺的传说探究“枳荆”出处

刘守学律师
创建于2023-02-07
阅读 20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从安头寺的传说探究“枳荆”出处

作者:刘守学

  去年2月5日,正值正月初五,我去玉田县唐自头镇小山王庄村表姑家串亲戚。饭后闲谈,得知,本村原有一寺,名叫安头寺。

  问及安头寺的来历,86岁的表姑父黄俊德作了详细述说,后来我又查了相关资料,得知:相传唐王李世民征东,夜宿小山王庄。在山坡上睡得正香,被一只蝼蛄(喇喇蛄)拱醒,气恼之下,将蝼蛄的脑袋揪了下来。正在此时,听得战马嘶鸣,人声鼎沸,敌兵从山下追杀上来。他连忙上马,迅速逃脱。事后,他感念蝼蛄救命之恩,返回原地,将那只蝼蛄的头身安在一起,就地埋葬。次年,唐王下令在小山王庄村边建庙,起名安头寺。

  这个故事,我第一次听说,觉得新奇。当天下午回到家,便写成一篇小文《探源安头寺》。后来发表在2023年2月6日的《唐山劳动日报》上。

  听表姑父说,唐王将蝼蛄的头身安在一起,用的是“指斤”(字音,方言),特指槐树、枣树等灌木或乔木上的刺,但我从字典上查不到这两字音的正确表述文字,为此一筹莫展。晚上七点半,我用微信向县内方言专家赵福华老师进行讨教。 

  当时,赵福华老师正在和几个朋友沿伯雍大街散步。他看到我的问题后,马上回复说:“以前关注过这个词,是个音变,没有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等回到家后马上研究。”

  一个小时后,赵老师回到家,马上用微信回复我说:“枳荆,似乎可通。”

  我马上回道:“这应该是表述最准确的词组了。”

  2021年4月19日,赵福华老师向本文作者赠其刚出版的《玉田县地名解读》。

  后来,我又从网上搜到“枳棘”这个词,问赵老师是否适用。

  赵老师回答道:“荆棘二字,如同崎岖一样,古时同音同义,是古时的一种构词方式,用哪个都一样,但根据玉田话的语音形态,在文章中写作‘荆’字更贴近些。”

  我说:“确实,‘枳荆’音比较准确。”

  于是,我按照赵老师所指引的方向,在网上搜索“枳荆”一词在其他文献中是否有记载。

  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果然有重大发现。“枳荆”一词,原来,古人早已用过。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失道,坠枳荆中,绍不能动。”

  元代方回《次韵宾旸某氏坟庵》:“跋马近往视,坏垣环枳荆。”

  清代吴谦《痘疹心法要诀》麻疹未出证治方歌:“疹伏宣毒发表汤,升葛前桔枳荆防。薄通翘蒡淡竹草,引加芫荽水煎尝。”

  看来,“枳荆”这个词,老祖宗早就开始用了,并不是玉田方言所特有。我马上把搜索到的成果发给赵老师。

  赵老师高兴地说:“羡慕你们年轻人,真能搜呀,我也为我的不谋而合感到高兴。”

  我说:“赵老师判断完全正确,这源于您对古文字的深刻理解。这样用,以后就不会有人挑出毛病来了。” 

  我在《探源安头寺》一文中,引用了王丽艳搜集整理的《安头寺的来历》的部分文字,该文最早选入孟昭林、高玉顺主编《玉田县民间故事选》,后又被张树云编著的《玉田说古》中《唐王足迹何其多》一文所引用。虽然我根据表姑父的讲述,也能大概写出这个故事来,但考虑不能出现过多的版本,还是引用了王丽艳搜集整理的版本。

  赵老师对我引用他人文章注明出处的做法,表示赞赏,称这是不昧他人之功的优秀品质。

作者简介

    刘守学,1970年7月生,河北省玉田县人,河北马健辉律师事务所律师,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在《中国商报》《河北日报》《唐山劳动日报》等媒体发表作品百余篇。

  联系电话:18633420901(同微信)

阅读 20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