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的由来--(古人刻在骨子里的浪漫)

球球踢皮球
创建于2023-02-07
阅读 1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又是年元宵时。

  读了苏轼5首元宵诗词,才知古人的浪漫刻在骨子里

人到佳节,感情最浓,思绪最长。

正月十五,又是一年元宵节。

705年,女皇武则天下令都城开放宵禁,燃放花灯五万盏庆祝元宵。

当时,洛阳城万人空巷,彻夜狂欢,苏轼先祖苏味道诗兴大发,挥笔写下: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自那时起,元宵节成为古人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苏轼一生写下许多元宵佳节的诗文,有见男女约会,勾起千回百转的想念;有目睹火树银花的盛况,心神为之摇曳。

我们一一品读,便可窥见古人的浪漫。

      《四十年前,元夕与故人夜游,得此句》

午夜胧胧淡月黄,梦回犹有暗尘香。

纵横满地霜槐影,寂寞莲灯半在亡。

古人善写思念。

如吴越王写给他夫人的一封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田间阡陌上的花都开好了,你可以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归来,我会等你的。

没有一字说思念,字字皆是思念。

苏轼在元宵节也写了很多诗词,怀念他的妻子。

北宋实行宵禁制度,只有元宵节前后才开放夜行。

在这一天,困于闺阁的少女,拘于礼教的少男,漫步在花灯如昼的长街上,或是邂逅,或是约会。

冬日的寒意抵挡不住他们的情动,因此,元宵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有一次,已是垂暮之年的苏轼在看元宵灯会,灯火满城,人流如织。

街上,少年郎在涌动的人群中踮着脚探寻,不经意间,瞥见她在灯火零落之处。

少女笑语盈盈地与他擦肩而过,脸上泛红霞,眸里含秋水。

    节日勾情思,这样的场景让苏轼不由想起了亡妻。

于是,这一份想念,便如烧不尽的荒原,风一吹,野草便连了天。

    他们也在万千人海中,在千树繁花中,赴一场彼此都期待的约定。

    虽然已是阴阳两隔,但这份情思却愈发醇厚。

    这大抵就是爱情,天上月常在,心上人常住,一份思念,经得起世事的颠簸,抵挡住岁月的冲刷,便是浪漫之极。

    祝大家元宵快乐!

     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 1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